所有的項目都是copy to China,都是把美國的概念拿到中國。王興和他的團隊緊緊跟著美國的互聯網風潮,這是王興團隊擅長的事情。既然擅長,就沒理由不做到極致。
第二是無論項目怎么換,但核心骨干卻沒有分離,比如和王興一起創業的王慧文。打磨成熟的團隊自然比臨時拉娘配要強的多,成功幾率也會高很多。
第三是經驗,用戶,技術,甚至人脈資源都是可以傳承的。比如做美團的時候,其實團隊對O2O并不是毫無經驗,在做校內的時候,王興的團隊就跟線下的眼鏡店合作過互聯網推廣。這些經驗對于做好美團是有相當大的幫助的。再者,雖然飯否關閉了,但用戶的忠誠度還在。一旦王興重新開始做美團,初期的用戶積累速度就比競爭對手更快,耗費資源更少。所以在創業中,項目可以失敗,但要注意積累資源,而不是很多創業者只知道燒錢,等燒完錢真的是一無所有,那又怎么能東山再起呢?王興在多次創業中,善于積累和保留資源和經驗,最終成就了美團的成功.
今天跟以往的區別是三年成為巨無霸公司。這是因為在今天社會專業分工已經很發達,誰作為整合者,能更快速的整合資源,誰就能短時間變成巨無霸公司。只要有人整合,就有機會快速擴張。雷軍干的無疑是一個整合者的角色,所以小米的成就是無以倫比的。雷軍的成功是因為他過去十多年經驗,資源,人脈積累的一個大爆發。金山在互聯網上的后知后覺讓他很希望能做點事情。卓越網給了他第一個成功的奠基石,多年的天使投資人經歷讓他比任何人都能在一個非常高的高度去理解互聯網行業發展和行業資源整合。所以一旦做小米,自然一發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