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統計局公布的7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2%,連續三月回落,但總體仍處在增長區間,但增速趨緩。下周包括7月宏觀經濟數據將陸續公布,其中CPI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受洪水及惡劣天氣的影響,農作物大量減產。自6月起,我國豬肉價格開始上漲,而包括小麥、玉米、大豆、白糖、菜油等農產品價格7月份都開始走上快速上漲通道,基礎產品及食品價格的快速上漲必然反應在消費者價格指數上。從CPI同比增速趨勢看,5月增幅為3.1%,6月增幅為2.9%,均圍繞3%紅線徘徊。按目前各類價格走勢看,7月CPI或再次突破紅線,農作物減產推動各類產品價格的上漲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持續,CPI仍有繼續沖高的可能。由此看,在經濟增長趨緩同時,通脹預期則可能不斷增強。
適度寬松政策管理通脹仍是調控核心
8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10年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通脹預期和價格上行風險也不容忽視。受主權債務危機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各國政策退出較為謹慎,全球貨幣條件比較寬松,富余資金可能尋找各種途徑和出口,潛在的通脹壓力依然存在。當前國內勞動力價格趨升,資源環保成本加大,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繼續推進,都有可能對通脹預期產生影響。將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但堅持把處理好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系作為宏觀調控的核心,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提高調控的針對性和靈活性。
通脹行情有望深化關注農業與資源
從近期走勢看,受通脹預期推動,受益于通脹的農業股以及農化板塊表現突出,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從未來價格指數走勢看,通脹概念行情有望繼續深化,通脹概念股范疇將進一步擴展。未來通脹概念重點關注以下方面:
農業和農化板塊:
農業是通脹的最直接收益者。受益于豬價上漲,生豬養殖產業的品種可關注,重點關注圣農發展和正邦科技;由于全球番茄主產區均大幅減產,番茄醬行業有望迎來一輪投資機會,重點關注中糧屯河;因氣候異常和洪澇災害,加劇了玉米主要產區進一步減產的預期,近期玉米期貨價格持續暴漲,未來玉米價格可能繼續維持高位,重點關注敦煌種業和登海種業等玉米種子上市公司;洪水過后,災后重建將推動災區種植恢復力度,而農產品價格上漲也有望提高農民未來的種植積極性,從而為農化行業的需求帶來良好預期,8月是秋季備肥的沖刺階段,復合肥廠商開工情況將有所提升,鉀肥價格有望繼續小幅微漲后趨穩,關注四川美豐、云天化、鹽湖鉀肥等。
有色、煤炭等資源類板塊:
資源類板塊處在產業鏈的最上游,是通脹的最終受益者,其中有色和煤炭板塊是重點。有色方面,目前有色金屬價格開始脫離成本區域,但有色金屬價格反彈的空間較為有限。受益于電子行業復蘇,錫和鉭價仍將獲得有效支持,中國優勢資源品種價格也有望繼續保持強勢。建議關注如黃金、稀土、鎢、錫、鎳等稀有金屬板塊以及具有資源整合能力的銅、鋅、鋁公司。煤炭方面:下游需求旺盛、煤價處于歷史高位,煤炭企業利潤持續增長,企業本身有動力加快生產,增加企業效益,重點關注從資源整合顯著受益的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