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均理財課:90達人分享,理財要充分相信“組織”!
投資理財知識雖然不是特別難以掌握,但是卻也不是特別容易掌握,更大的問題是投資實踐和你掌握知識完全是兩回事,知識學得再好可能一到投資實踐也不行。 所以,多數人買許多書想把自己培養成專家的努力最終不會實現。玩股票的每個人入場時都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實際是70%的人都是虧死的,20%的不虧不賺。 但是,不靠自己靠誰?
在中國這樣一個誠信體系破壞非常嚴重的國家,許多陌生的人、事和機構都會給我們帶來不安全感,而且現實的情況確實也是不少金融從業者不講職業操守,為了銷售產品,不少人以夸大收益、回避風險、誤導、欺詐、隱瞞等方式推銷產品。然而,無論怎樣,金融市場作為幾乎被監管最為嚴格的行業,實際上他的課信賴性并沒有那么低。
在我們中國老百姓的眼里,金融機構似乎就分兩類: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 銀行是靠譜的,非銀行就感覺不托底,擔心被騙。所以,保險、基金、信托、證券等其他金融機構要想賣出自己的產品,往往是找銀行合作,讓銀行代銷自己的產品,沒了銀行的推薦,他們拓展市場的規??赡苓B現在的一半都不會到,尤其是像基金、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這樣的證券投資類產品,沒有銀行作為信任載體幾乎是不可能銷售出去。 但是,客觀的說,銀行、保險、信托、基金、證券、第三方理財機構本應該是在金融市場上有著平等的地位,不應該被歧視——不信任就是最大的歧視。
這些機構也都接受著嚴格的金融監管,在許多環節都是有保障的。比如假如某個基金公司黃了,你買的基金也不會血本無歸,你虧多少只和你持有的這只基金的運轉情況、投資相關,而不和這個基金公司盈虧情況有必然的關系。 你去天天基金網買基金,也基本不可能出現天天基金網攜款潛逃的情形。像類似數米、和訊、好買等獲得中國證監會獨立基金銷售資格的公司,也是經過證監會各方面嚴格審核的,不是你、我、或者其他某個土豪有個5000萬就可以成立一個公司拿到一個銷售牌照的。假設真出現和訊或數米跑路的情形,那么證監會將承擔監管上不可推卸的責任——你要相信證監會不會傻逼到讓這種情況出現。
所以,我們理財還是要把眼界放寬點:能幫助我們理財的金融機構是很豐富的,銀行、保險、基金、證券和信托、獨立的基金銷售機構等都可以為我們提供服務,不要一開始就有色眼鏡。我們需要做的是對他們提供的產品進行篩選。 當然,金融服務非常重要的是專業性和售后服務。就銷售終端來說,非銀行機構在費率上有優勢,但是就人才和專業性來說,銀行的儲備更足一些,可以提供更好的產品購買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