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晚明」策杖只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袁崇煥

五載離家別悠悠,送君寒浸寶刀頭。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任去留。

        策杖只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

        故園親侶如相問,愧我邊塵尚未收。

                                                    ——《邊中送別》

這是我開通訂閱號的第一篇文章,正在我糾結開篇寫什么內容的時候,我讀完了《明朝那些事兒6》(學有余力),其中不乏令我血脈僨張,激動落淚的段落,不僅僅是因為當年明月寫作手法如何的高超,如何地能調動讀者的情緒,也是因為那些隸屬大明臣子充滿個性,而又立體的歷史人物,于是我又通過更多的書籍文獻資料和歷史片去了解他們的事跡和精神世界,這些人物如崇禎帝朱由檢、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洪承疇、孫傳庭等。崇禎是一國之君,自然不必多說,其他四位皆是統領邊防將領,因為明末內憂外患,兩件大事,一方面要抵抗滿清的侵略,另一方面還要清剿農民起義軍,而且文官也有很大一部分被安排赴前線就職。所以這一時期的歷史舞臺上最主要的都是他們的身影,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以身殉國的崇禎帝,另一位則是開篇《邊中送別》的作者,一個飽受爭議的愛國將領,詩人,明末抗清名將袁崇煥,一個威震遼東,凌遲屈死的袁崇煥。

 他于天啟年間多次擊退后金軍進犯,先后創造寧遠大捷,寧錦大捷,后因不滿魏忠賢及其閹黨賞罰不均,辭官回鄉,崇禎帝即位后,忠賢已除,又重新得到啟用,袁崇煥臨危受命,鎮守遼東,鞏固關寧防線,后擊退皇太極,解京師之圍,不料閹黨余孽及朝廷奸臣誹謗袁崇煥通敵,崇禎帝剛愎自用,生性多疑,中了皇太極反間計,忍無可忍,結果新賬舊賬一起算,判了袁崇煥通敵叛國等罪,凌遲處死,京城市民也因流言對其恨之入骨,行刑時爭相生食其肉。依律,家人還要流徙三千里,并抄沒家產,實則家無余財。寫到這里不禁讓我再次扼腕痛惜。在這個過程中袁崇煥固然做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這可能與他的性格和思考角度有關,但他的光明磊落,忠勇愛國是毋庸置疑的,這些都可以從他留下的僅有的幾首詩中讀出來:(只選三首,后文又繼續引用了四首)

-南還別陳翼所總戎 

慷慨同仇日,間關百戰時。

功高明主眷,心苦后人知。

麋鹿還山便,麒麟繪閣宜。

去留都莫訝,秋草正離離。

-山海關送季弟南還 

公車猶記昔年情,萬里從我塞上征。

牧圉此時猶捍御,馳驅何日慰升平?

由來友愛鐘吾輩,肯把須眉負此生?

去住安危俱莫問,燕然曾勒古人名。

-無題 (吊熊廷弼)其一

記得相逢一笑迎,親承指教夜談兵。

才兼文武無余子,功到雄奇即罪名。

慷慨裂眥須欲動,模糊熱血面如生。

背人痛極為私祭,灑淚深宵哭失聲。

       足以見得,袁崇煥一直是憂國憂民,忠誠,善良,正直,他的詩句無一不傳達一種真善美的內心世界。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結果卻不盡人意,說他通敵叛國,消極抵抗,也

是極其荒謬的。

 袁崇煥和大多數有志青年一樣,追求入仕考取功名,然而并非易事,他何時開始參加科舉考了幾次無從考證,但他在一次落第后留下一句詩"故園泉石好,歸去把漁竿",話雖這么說,但30歲左右的崇煥并沒放棄自己,因為這份堅持,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35歲的袁崇煥終于考中進士!真替他高興,但有時又不想讓他考中,因為他隨后躲過了豺狼虎豹,刀山火海,炮林彈雨,卻沒躲過奸臣的舌頭,可怕的人心,最終落得個不得善終的下場,但是在我幾番矛盾之后,還是考中吧,考中了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可以去鎮守遼東,干出一番事業而后名垂青史。當我翻閱明史在無數個名字中看到加粗的“袁崇煥”三個字的時候,我就明白了,這是袁崇煥的選擇。與此同時我還看到了方孝孺,于謙,張居正,戚繼光,俞大猷的名字,對,這就是袁崇煥的選擇。
袁崇煥生于萬歷十二年(1584年)廣東東莞,字元素,號自如。《明史》稱他“為人慷慨富膽略,好談兵……以邊才自許。”從這短短的幾句描述中,我似乎可以看到袁崇煥談兵時神采奕奕,精神煥發的樣子。
金庸先生在他的《袁崇煥評傳》中如是說"'煥',是火光,是明亮顯赫、光彩輝煌;'素'是直率的質樸,是自然的本性。他大火熊熊般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揮灑自如的作風,的確是人如其名。這樣的性格,和他所生長的那不幸的時代構成了強烈的矛盾沖突。”我深以為然。這段話完美地概括了導致袁崇煥悲慘結局的雙重因素。
袁崇煥富有才華,理想和激情,是個優秀的實干家,但他又直率質樸,愛說大話,不唯命是從,我行我素,無視規則,專斷獨行,機杼己出,剛愎自用。他身任兵部職方主事時,曾獨自一人未經請示騎馬赴山海關外視閱地形,連家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向。回來后大言不慚對皇帝說只要錢糧足夠多,鎮守遼東,一人足矣。他認為自己的上級無謀略,即使上級很器重他,也并不全聽,甚至對命令提出反對意見,并直接向首輔反應。在努爾哈赤去世時,身為寧遠前線最高指揮官派人前去吊唁,而未向朝廷請示,其實是打探軍情,崇煥一方面也想議和,但是背著朝廷去敵人營帳,實屬蠢人行為啊!但話又說回來,大明朝276年歷史,從未有過議和的歷史,在明朝子民看來這是無能懦弱的表現,所以袁崇煥估計是想私下偷偷地議和,表面上形成遼東被平定的局面。但崇煥還是把敵人和皇帝想的太簡單了。
即便這樣,憑借著他的才能和報國熱情,也打出了一番事業,兩場大捷,是明朝末年黑暗下的一束光,關寧防線,固若金湯,使后金(清)的鐵蹄不得已而放慢。然而勝利只是暫時的,袁崇煥的性格弱點會使他走向深淵。
明熹宗(天啟)朱由校在位七年,英年早逝,隨后信王朱由檢即位,年號崇禎(他也是個極有意思的人,有時間可能會寫),即位之初就著力對付魏忠賢極其閹黨,除掉魏忠賢后,崇禎起用早已辭官回鄉的袁崇煥,親自召見他討論平遼策略,誰知袁崇煥還是和幾年前一樣地愛說大話,竟對皇帝承諾“計五年,全遼可復”。崇禎和閣臣們聽了皆大喜,但也有人對五年平遼計劃表示懷疑,對崇煥說,五年平遼并非易事,是否真的有良策,若五年后承諾無法兌現,可犯了欺君之罪啊!袁崇煥卻說:“聊慰圣心耳!”這話讓對方瞠目結舌,頓時啞口無言。袁崇煥這時似乎也明白了自己口氣太大,并對崇禎皇帝提出更多苛刻的要求:第一保證糧草不斷,第二是保證武器不斷,第三是給予袁崇煥用人權。袁認為皇帝聽到這些要求可以重新判斷平遼任務是否可以繼續交給自己,從而讓皇帝收回成命,然而崇禎不僅滿足了袁崇煥所有的要求,而且還賜予了袁崇煥先斬后奏的尚方寶劍,正是這個尚方寶劍讓袁崇煥又一次為自己埋下禍根——斬殺毛文龍
袁崇煥雖久經沙場,身著甲胄,駕戰馬飛馳,迎干戈火炮,但他仍具有知識分子好夸夸其談,桀驁不馴的特性,他對國家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人品也是無可挑剔的,但是他即使空有報國之情而難免志大才疏,認為光憑一腔熱血就能力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這里分享《三國志-魏書》里的一句話:“明者見危于無形,智者見禍于未萌。”袁崇煥沒有做到。史學界大多把袁崇煥定為歷史洪流中的過客,他的存在與不存在都無法阻止明朝的滅亡,他難比岳飛,張居正等人,真替他惋惜。
介紹毛文龍前,我們先介紹一下皮島,皮島靠近朝鮮半島西南側(見圖),可謂是整個遼東地區的咽喉之地,軍事地位舉足輕重,他的作用主要牽制敵后,曾在皇太極侵略朝鮮時,予以痛擊。他的最高統帥就是毛文龍。然而袁崇煥認為其擁兵自重,對朝廷陽奉陰違,為人囂張跋扈,列數十二大罪,擅殺毛文龍,要知道在有明一朝,上到閣臣下到庶民,殺一人都要皇帝親手紅筆御批,即使有尚方寶劍。這個行為,又正值與皇太極議和之際,當議和計劃通過皇太極的反間計演義為通敵叛國時,朝中佞臣就以殺毛文龍之事大做文章,再加崇禎帝本身就是個生性多疑之君,以為袁崇煥殺毛文龍以行通敵之事,這是后話了。但是袁崇煥處死毛文龍并非一己私利,而是為國除害,是維護遼東內部的穩定,因為他在擅殺毛文龍之后上報給了朝廷表明斬殺毛文龍的緣由,承認自己的錯誤,他還寫了一首詩:

《偕諸將游海島》

戰守逶迤不自由,偏因勝地重深愁。
       榮華我已知莊夢,忠憤人將謂杞憂。

邊釁久開終是定,室戈方操幾時休?

片云孤月應腸斷,樁樹凋零又一秋。

可見他實在無可奈何,也毫無意識到自己犯的錯誤是致命的,《明史》記載“崇煥妄殺文龍,至是帝誤殺崇煥。”

袁崇煥的關寧防線固若金湯,皇太極軍隊久攻不下,然而皇太極非泛泛之輩,而是個精明有謀略的人,繞道喜峰口(見圖),直抵大明都城北京,被袁崇煥察覺時,已經到達薊州,袁崇煥連夜星馳奔赴京師,他一路尾隨皇太極未動一兵一卒,即使后金部隊所到之處燒殺搶掠也無動于衷。袁到達北京后,北京早已人心惶惶,竟要求軍隊駐扎城內,并向皇帝表示皇太極的后金軍隊是如何的強大,告知皇太極何時稱帝等等,在明朝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剛愎而多疑的崇禎已經中了皇太極反間計,早已不相信他,亦或許崇禎對袁崇煥的信任也是薄如蟬翼。那為什么袁崇煥會這么縱容皇太極,讓崇禎及群臣百姓對袁崇煥通敵這件事深信不疑呢?

因為他想議和,他想將計就計利用皇太極的軍隊給朝廷施加壓力,讓明廷議和,因為他知道五年平遼已然不可能,但是他不知道崇禎已經不信任他了,京城也早已流言四起他暗中投敵,他也不知道他縱容皇太極在京城外擄掠的后果是觸犯了京宦富紳的利益,他早已無力回天。

第二次召見時,但崇禎沒有立即處置他,還把自己身上的大衣親自圍在袁崇煥身上。

他再一次擊敗了皇太極,成功解京師之圍,也是最后一次。

在崇禎看來,現在站在他面前的這位通敵叛國,消極出戰的叛徒,僅僅消滅他的肉體是不夠的,還要讓他死得很難看。崇煥的命運就這樣被決定了,他或許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死。是的,袁崇煥入獄,等待他的是凌遲。在獄中袁崇煥還寫信安撫其部下繼續為大明效力,鎮守遼東。

八個月后,袁崇煥被押赴刑場,面對將是千刀萬剮和來自他以生命護衛的平民的謾罵。

他應該很絕望,很失落,他要和自己親手經營的遼東說再見了,他報國雪恥的夢想還未實現也已化為泡影。他開始想念等他回家的母親,開始回想與人談兵論道時的神采飛揚,開始回想起夜里單騎赴關外時滿腔的抱負,回想起寧遠城三十尺城墻。

-記 母(我覺得這首詩寫得非常好)

夢繞高堂最可哀,牽衣曾囑早歸來。

母年已老家何有,國法難容子不才。

負米當時原可樂,讀書今日反為災。

思親想及黃泉見,淚血紛紛灑不開。

-獄中對月

天上月分明,看來感舊情。

當年馳萬馬,半夜出長城。

鋒鏑曾求死,囹圄敢望生。

心中無限事,宵柝擊來驚。

正如他行刑前留下的絕筆詩:

-臨刑口占

一生事業總成空,
         半世功名在夢中。

死后不愁無勇將,
        忠魂依舊守遼東。

我們沒有讀到一絲抱怨和委屈,只有堅持。

“蠻荒之地的苦讀書生,福建的縣令,京城的小主事,堅守孤城的寧遠道,威震天下的薊遼督師,逮捕入獄的將領,背負著冤屈死去的囚犯。無論得意,失意,起或是落,始終堅持。或許不能改變什么,或許并不能扭轉乾坤的關鍵人物,或許所作所為并無意義,但他依然堅定地毫無退縮地堅持下來。知道生命最后一刻,他也沒有放棄。”

據說袁崇煥在受了3543刀之后才死去。《明季北略》記載了崇煥受刑時的兩個細節 , 那是兩個令人感慨萬千的細節 : 第一個是,袁崇煥被凌遲到皮肉已盡時 ,還沒有斷氣 , “ 心肺之間叫聲不絕 ” 。第二個是 “ 百姓將銀一錢 , 買肉一塊 , 如手指大 ,瞰之 。 食時必罵一聲 。 須臾 , 崇煥肉悉賣盡 ” 。

寫到這里,伴隨少年游激昂的音樂,我仿佛看見了雄姿英發的袁崇煥站在山丘上,勒馬回首,朝著遼東望去,寧遠依在,雄關依大明依在。

下面就以一首距袁崇煥400多年前的南宋愛國文學家劉過的《唐多令·蘆葉滿汀洲》作結吧!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郭子儀的收與袁崇煥的放
忠臣袁崇煥何以被定為漢奸凌遲處死?
從袁崇煥的死看崇禎 袁崇煥為什么必須死
四百年的凋零
解密袁崇煥之死的罪名爭議:三條罪名均屬牽強
縱觀袁崇煥一生,他對中國的破壞有多大?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至县| 大同县| 黔江区| 宾阳县| 嘉义县| 佛冈县| 准格尔旗| 慈利县| 漳平市| 兴仁县| 略阳县| 永年县| 西峡县| 乐业县| 获嘉县| 崇信县| 昆山市| 弋阳县| 池州市| 改则县| 沐川县| 定州市| 新邵县| 高平市| 鞍山市| 长顺县| 安多县| 黑龙江省| 岐山县| 沐川县| 抚州市| 宁阳县| 肥东县| 卢湾区| 凉山| 丁青县| 惠安县| 曲沃县| 乌苏市| 兴义市| 神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