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攝影愛好者買某個鏡頭,未必完全了解這個鏡頭究竟好在哪里。就是大家都說好,自己感覺也應該好,就買了。買了就買了,沒有必要再吐槽了。
至少有一種內心的滿足感,從此專心研究攝影技術,再拍不好照片不至于賴器材。攝影愛好者其實大多數人都是理想主義。雖然知道殘缺美,但輪到自己還是希望盡善盡美。畢竟很多人都評論f2.8的頭,光圈大,用料足,畫質更好,可以更好的應對極端光線環境。比如弱光下拍動態物體,f2.8會更有優勢。
其實,器材的更新換代,每一次都如大家的一個比喻,“擠牙膏”。測光點更多一點、寬容度更大一點,紫邊畸變控制得更好一點等等。我們舉個例子,不同的攝影者分別拿著兩代不同的器材去拍攝,一定是最新型號的器材拍出來的照片好嗎?沒人敢給肯定的答案。就連畫質都不一定。因為左右攝影的因素太多。
通過以上的描述,大家應該理解,差距不大的攝影器材,對拍攝的影響也不會太大,更多影響拍攝的是攝影者對光線、環境、攝影內容的把握。我在一個論壇里曾看到一個拿著尼康D810的攝影者,用非常羨慕的口氣說,“你拍得太好了,用的什么器材”?樓主回答道,“我用的是尼康D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