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disk主界面中繼續選擇第一項進入分區功能界面,然后再選擇第二項建立擴展分區。程序掃描完硬盤后會顯示當前硬盤可建為擴展分區的全部容量。直接回車后將所有的剩余空間建立為擴展分區。
擴展分區建立完畢后,按照程序提示“按Esc鍵繼續”,此時程序并不會真正退出,而是立刻掃描擴展分區,最后列出擴展分區的可用空間,并要求輸入邏輯分區的大小(圖5)。
三、用“魔法師”調整分區
俗話說有分必有合,如果分得不合適,想重新改變分區的大小(俗稱“無損動態分區”),怎么辦呢?對于這個問題,最有資格說話的就是《分區魔法師》(Partition Magic,下簡稱PQ),下面以PQ 8.0
DOS版為例來講解。
C盤是最容易出現容量危機的分區,下面就以增大C盤容量為例:想增大C盤的容量,自然得縮小其它分區的容量。假設現在D盤有1GB的剩余空間,E盤有3GB的剩余空間,現在欲將這兩個分區中的4GB空間給C盤,那么用PQ 8.0 DOS版進行操作時,首先得將E盤的剩余空間給D盤,然后再由D盤分給C盤。
具體操作如下:進入PQ主界面后,右鍵單擊E盤,選擇右鍵菜單中的“Resize/Move)”(改變/移動)(圖6)。
進入“Resize/Move Partition”(改變/移動空間)窗口后,在“Free Space Before”(調整前剩余空間)欄中輸入需要讓E盤騰出來的空間,該值小于或等于E盤的最大剩余空間值(圖7)。
輸入需要騰出的空間容量值之后,點擊“OK”按鈕即返回主界面,此時會發現D、E之間多了一個“空白區”,這就是E盤給D盤的“禮物”了。
右鍵點擊“D盤”,選擇“Resize/Move”。進入D盤的“Resize/Move Partition”窗口后,首先將“Free Space After”處的數字由原來的XXX(也就是E盤的“Free Space Before”值)修改為“0”,這樣就算將E盤的“禮物”收下來了。然后在“Free Space Before”欄中輸入讓D盤騰出來的空間值。最后點擊“OK”鍵確認(圖8)。
現在C、D之間有一個比較大的“空白區”了,這就是最終騰給C盤的空間了。右鍵點擊C盤,選擇“Resize/Move”,然后在C盤的“Resize/Move Partition”窗口中將“Free Space After”處的數字設置為“0”,保存設置后,D、E給C的禮物就全收下了。點擊主界面右下角的“Apply”按鈕并確認后,PQ便開始了正式調整。
提示:雖然PQ能夠無損調整分區容量、格式,但為了數據的安全,最好能夠在操作前進行重要數據的備份,至少得在操作前對硬盤進行磁盤掃描及磁盤碎片整理工作,以免造成數據丟失;在使用PQ時,不要非正常退出系統或突然關機,否則很容易造成分區中的數據丟失,嚴重時甚至會造成硬盤的物理損壞。
學習了硬盤的分與合,硬盤的基本操作大家就掌握得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