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不知怎么相愛難過研究三國了,找了點三國的名馬和朋友分享一下。
三國名馬
【赤兔胭脂獸】
首當(dāng)其沖,赤兔胭脂獸。其“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項,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關(guān)于它的記載,最早見于《三國志·呂布傳》,“布有良馬曰赤兔”(能夠名載史冊對于一匹馬而言已經(jīng)算是最高榮譽,著實難能可貴了。此馬在三國歷史上的地位可見一斑)。所以呂布與赤兔是息息相關(guān)的,所謂“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是整個三國時期一等一的豪杰,而赤兔無疑就是馬中一等一的駿馬,這一點無論是三國的典籍還是三國的游戲都進(jìn)行了證實。在三國的相關(guān)典籍中赤兔馬先是歸屬于呂布這樣的豪杰,后來又歸屬于關(guān)羽這樣的英雄,主人的不俗身份都證明了這匹馬的傲人之處。包括《三國無雙》這樣的動作游戲都將赤兔的所有屬性調(diào)到了馬的最高等級。基本上如果有了這匹戰(zhàn)馬那么你就不用擔(dān)心你的人物會在危急時刻無法從戰(zhàn)場中脫身了。這匹優(yōu)秀的戰(zhàn)馬最后竟然因為思念自己的主人絕食而死,這又不得不讓人為之扼腕嘆息。也正因如此它的“忠義之舉”反倒奠定了它千古名馬的地位,這對于一匹馬來說應(yīng)該是最高的評價!個人認(rèn)為赤兔出世時年齡不是很大,并且其更愿為關(guān)將軍所使。
在袁闊誠老先生的評書《三國演義》中提到赤兔:呂布見此馬大叫曰:好馬!好馬!!因此馬李肅才得以說降呂布,董卓也因李肅一句:“將此馬贈與奉先豈不是連人帶馬都?xì)w了將軍!”才忍痛將赤兔送于呂布。由此可見赤兔此馬在董卓呂布眼中的地位堪比江山。
而后關(guān)將軍聽到赤兔龍吟虎嘯之聲時也為之一震。在見得曹操的馬廄之長司馬懿牽出赤兔時也曾大聲贊嘆。
評書中云此馬全身似錦緞火炭、腦門有撮白月光,有股棕毛覆蓋其上,耳下有骨突起,腹側(cè)四處旋狀棕毛,四蹄之下彎曲如鉤。此謂頭上長角,肚下生鱗,蹄下有爪。山岡之上猶如猛虎,滄海之中猶如蛟龍。
【馬作的盧,霹靂弦驚】
雖然不及赤兔馬那么聲名顯赫,可的盧的知名度卻因為辛棄疾一首詞中的“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而大為提高。不過辛棄疾自然不是亂給它吹牛的,的盧馬的確有其驕人之處。而其在三國歷史中最顯眼的一處便是背負(fù)劉備跳過闊數(shù)丈的檀溪,這一跳便奠定了其三國名馬的地位,也使劉備對其更是刮目相看。
此馬原為劉表手下降將張武所有,后來張武造反,走投無路的劉備正好以同為皇室宗親的身份與劉表認(rèn)了親戚并投靠劉表,這個時候便主動請纓親征。等到短兵相接,劉備望見張武坐騎“極其雄俊,”,大為贊賞贊曰:“此必千里馬也”,趙云即時領(lǐng)會了主公的意圖,挺槍而出,“不下三合”,便斬將奪馬。等到凱旋班師,劉表見了這匹馬,也禁不住贊不絕口。劉備正愁無一報答劉表,于是欲將此馬送給劉表。不料,劉表謀士蒯越認(rèn)為此馬“左目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名為‘的盧’,騎則妨主。”還說“張武騎此馬而亡”就是證明,嚇得劉表趕緊找借口還給了劉備,于是這匹戰(zhàn)馬又跟隨了劉備。劉表的幕賓伊籍將此馬“妨主”的消息透露給了劉備,劉備卻不予采納。后來蔡瑁欲設(shè)計謀害劉備,伊籍又向劉備報信,劉備慌忙從酒席中逃走,騎上的盧卻是慌不擇路走錯了路,結(jié)果便來到了檀溪。前是闊越數(shù)丈的檀溪后是追兵,劉備在這個時候才想起伊籍的盧妨主的勸告,加鞭抽打的盧邊失聲痛哭:“的盧,的盧!果然害我!”那馬忽然從水中涌身而起,一越三丈,飛上對岸,完成了的盧最富傳奇意義的演出。這之后劉備更加不相信“的盧妨主”的預(yù)言了,對這匹救命的寶馬無限珍愛,后來出兵入蜀之際因見龐統(tǒng)坐騎老弱,為了顯示自己對龐統(tǒng)的重視而將自己珍愛的寶馬的盧贈送給了龐統(tǒng)。誰知龐統(tǒng)無福消受,剛騎上的盧便被敵人當(dāng)作劉備在落鳳坡被亂箭射死,從此后的盧馬也失去了蹤跡。
個人認(rèn)為的盧為白色。雖然找不到確切的說法來源。唯有句:如同一頭玉獅。其實關(guān)于妨主這一說,有許多都是讓人難以相信的。戰(zhàn)亂時期弱肉強食,馬的主人頻繁死亡應(yīng)該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特別是名馬,人人欲占為己有,于是也就只有靠不斷地將馬的主人擊殺的手段而達(dá)到目的了。所以按照這個意義來說,被稱為“妨主”的名馬卻往往是最好的馬,正是因為大家的互相爭斗才會導(dǎo)致“妨主”的事情發(fā)生,而無論怎么說馬都是很無辜的。的盧馬可以一躍三丈從水中飛起已經(jīng)足以證明其非凡的能力,就其這一躍就應(yīng)該將其算在“佑主”馬的行列之中了。
【絕影無影,爪黃飛電】
絕影與爪黃飛電均為曹操坐騎。關(guān)于這兩匹名馬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鮮有涉及。絕影馬在《魏書》中有所提及:“公所乘馬名絕影,為流矢所中,傷頰及足,并中公右臂。世語曰:昂不能騎,進(jìn)馬于公,公故免,而昂遇害”。這是曹操征討張繡時發(fā)生的事情,張銹假降,的機會而反攻曹之。這一戰(zhàn)是曹操除赤壁之外最慘痛的一次敗績。在這一戰(zhàn)中,曹操損失一個兒子(曹昂),一個侄子(曹安民),一員虎將(典韋),還有一匹良駒(絕影),可謂損失慘重。 而這一戰(zhàn)本來是可以避免的,連曹操一世奸雄都沒有預(yù)料到會出現(xiàn)這場戰(zhàn)爭:曹操征討張繡,張繡已獻(xiàn)城投降曹操。曹操對張繡大為贊賞,張繡也心存感念,本來可以說是皆大歡喜的事情。可惜曹公大勝之后欣喜過度,安逸無聊。一日與其侄子路行見女子倚車觀望。曹細(xì)觀之。其侄子善察顏,將此女獻(xiàn)與操之。此女鄒氏為張繡嬸母。鄒氏為回避張銹,操與其搬至大營,在營中飲酒行樂。此事被張繡得知后大為惱怒。其本就心不甘降,于是將曹反之。操無預(yù)計,況大將典韋被胡車灌醉偷走了短把青銅戢。曹操被打得措手不及,險些喪命,全靠著絕影逃了出來。而絕影據(jù)說是大宛名馬,身上中了三箭竟然仍能奮蹄疾馳,而且速度極快(絕影之名或許就是因為其速度快而得的,意為其速度快的連影子都跟不上了),最后被亂箭射中眼睛才倒了下去。曹操再轉(zhuǎn)乘長子曹昂的馬逃跑,而絕影馬便在這一戰(zhàn)中完成了其所有的使命。事后操擺靈位對天祭奠絕影痛哭失聲。
爪黃飛電的出場就更是稀少了,宛如曇花一現(xiàn),僅僅在“許田射獵”時出現(xiàn)了一次,其余便很少看到了。曹操騎著爪黃飛電在許田陪同漢獻(xiàn)帝打獵,結(jié)果獻(xiàn)帝屢次射鹿不中,請丞相射之。曹操取過獻(xiàn)帝的弓箭坐在爪黃飛電上,一箭便射中了鹿,群臣看射鹿之箭以為獻(xiàn)帝所射,齊呼萬歲。曹操騎著馬在獻(xiàn)帝前面接受朝賀,傲視群雄不可一世,而這匹爪黃飛電也無疑為其增色不少。光看其名字就顯得與眾不同,氣勢磅礴,也惟獨只有曹操這樣的梟雄也才可以配得上這匹馬。可能因為這匹馬的氣質(zhì)高貴非凡,卻不適合作戰(zhàn),所以曹操一般在作戰(zhàn)中是不會乘其出征的,而會在凱旋回朝的時候騎乘以顯示其與眾不同的氣勢。更多的時候爪黃飛電給人一種花瓶的感覺。所以爪黃飛電并未有顯示其速度的機會。
作為亂世的三國,和作為亂世三國的名將,幾乎都會有一匹名馬伴隨其左右,跟隨其馳騁。除了赤兔、的盧、絕影、爪黃飛電以為尚有許多名馬出現(xiàn)在這個亂世,
諸如長坂坡上,令趙云七進(jìn)七出,而落于不敗,落入陷坑生,而又能飛躍而起的那匹馬,名叫【夜照玉獅子】;這匹馬頭至尾一丈二,蹄至背八尺多,大蹄腕兒.細(xì)七寸,竹簽耳朵刀螂脖,干棒骨,開前胸,就象歡龍一樣。為什么叫“玉蘭白龍駒”呢?因為這匹馬和普通馬不一樣。馬的左耳朵里邊有一塊記,就象一朵玉蘭花一樣,其實這不是記,是角,犄角。馬肚子一邊有四個旋兒,其實這不是旋兒,是鱗。頭上長角,肚下生鱗,都說那不是馬,是龍,起碼是龍種。這匹玉蘭白龍駒還有一個美名,叫“賽龍雀”.龍雀,就是傳說中的風(fēng)神。賽龍雀是怎么回事?這要從漢武帝時說起。當(dāng)時西域有個烏孫國,烏孫國的大宛馬非常出名,遠(yuǎn)近各國沒有不知道的。大宛馬跑起來比風(fēng)神還快,所以都叫牡馬超龍雀。這種馬也叫天馬,“天馬行空,獨往獨來”,就從這兒來的。漢武帝派張騫出使烏孫國,烏孫國王知道漢武帝愛馬,就送給漢武帝十幾匹大宛馬。趙云的這匹馬.就是純種大宛馬賽龍雀。
【烏云踏雪】關(guān)外名駒,千里絕群,張飛之馬,長坂橋上與三將軍共退大魏雄師,為馬中英雄。以黑著稱的張飛,馬的名字很有氣勢,“王追”,一個王者的追隨者。
據(jù)說,此馬和他人一般的黑,估計若是晚上出行,沒有人能看得見,如用來偷襲,絕對是一本千萬利的事。
這馬與楚霸王的烏騅馬倒是有得一比,主人同樣是猛人,馬兒同樣是猛馬。
非常之人騎得是非常之馬,也只有非常之馬才載得動非常之人。關(guān)公曾說過:“賤軀頗重,馬不能載,因此常瘦。”因而常馬是不適合其騎坐。同為“萬人敵”的張飛也應(yīng)如是,凡馬又怎能匹配,他那沖天的豪氣。
曹洪曾有一匹馬名為【白鶴】。(后有白鴿馬)當(dāng)時人稱:“憑空虛躍,曹家白鶴”;
那匹劉備送給龐統(tǒng)而使龐統(tǒng)送出命的馬,名為【白龍駒】(是否此馬就為“的盧”不得而知);
張遼威震逍遙津時,騎得那匹馬是【灰影】;
當(dāng)時,孫權(quán)被逼無奈躍馬跳過斷橋,騎的是【快航】;
孫權(quán)還有另一匹名馬,“馳驟烈風(fēng)舉帆之疾”,故名【驚帆】 ;
智可比諸葛亮,曹操稱“吾之子房”的郭嘉的馬的名字叫【白雪】;
與此馬名字相對應(yīng)的,東吳那“打不死”之周泰騎的馬叫【黑云】;
以黑著稱的張飛,馬的名字很有氣勢——【王追】(也有稱烏椎);
“生命力持久”、活躍在三國后期舞臺的張的坐騎也之馬為:【奔雷】;
老謀深算的司馬懿,馬的名字為【烏孫】;
名氣稍差,一刀砍死魏延的馬岱,卻騎了一匹好馬,名為【汗血】,此馬是否就是傳說中的汗血寶馬不得而知;
魏延呢,也不差,足以唬人,【烏騅】,楚霸王復(fù)生矣;
火燒八百里連云,一戰(zhàn)成名的陸遜,坐騎很符合他的儒將氣質(zhì),名為【白鴿】;
大詩人陳思王曹植,也有一匹和絕影一樣的“大宛良馬”,名為【紫骍】;
殺得曹操割須棄袍,名列五虎將之一的馬超,馬名卻很奇特——【里飛沙】。不曉得這和錦馬超有西涼血統(tǒng)是否有關(guān);
老當(dāng)益壯、彌爾益堅的黃忠,馬的名字氣勢非凡,一聽就有氣勢,【燎原火】 ;
曹真之馬,曹真曾用此馬與司馬懿打賭。河套馬種,耐力驚人,速度飛快,奔跑如行云流水,譬如白礬順流。三國名馬之一。它也叫【驚帆】;
后面這些名馬若真從歷史上考證可能沒有些說服力,因大多在雜史中研究而來,所以知道的人就相對較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