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名著《西游記》、《封神演義》中有一位身穿金甲、手擎玲瓏寶塔的神仙形象,他的名字叫做李靖,職業是高上神霄毗沙門托塔天王。唐朝時期,也有一位叫做李靖的名將,那么他們之間,有著什么樣的聯系呢?
其實神話中的李靖,原型便是這位唐朝名將。
托塔天王李靖劇照
李靖是陜西人,出生在官宦世家,從小便喜歡鉆研兵書,他的舅舅韓擒虎是當時隋朝名將,每次聽到他發表自己的軍事看法,都贊嘆不已,覺得李靖小小年紀已經能夠和他相提并論(可與之論孫吳之術者,唯斯人矣!)。
值得一提的事,雖然李靖留給后世的標簽是“名將”、“戰神”,但是在擔任文官的時候,他處理政務的才能,也得到了朝中大臣的一致認可,隋朝的吏部尚書稱其有“王佐之才”。
這個評價不可謂不高,歷朝歷代能夠得此評價者,大多為三公、丞相之職,如諸葛亮、王猛等。后來經過一番波折,李靖來到了李唐勢力,在李世民麾下效力,從此,他便開始踏上了開掛般的征戰之路。
隋末割據勢力
讓李靖成名的對手是蕭銑,梁武帝的六世孫,在隋末時起兵,于岳陽稱帝。他的勢力范圍非常大,占據了大半個南方,并且擁精兵四十萬,是李唐稱霸中原的一大障礙,可就是這么一個強勁的對手,被李靖幾個月就拿下了。
并且,李靖在勝利之后,優待俘虜、嚴明軍紀,真正做到了秋毫無犯。在之后的戰爭中,李靖也一直秉承尊重對手、優待降軍的原則,因此在青史之中,李靖被譽為“賢將”。
李靖劇照
?
在武德六年,輔公祏反叛,據險而守,欲割據稱王,結果李靖在分析敵我形勢之后,短短時日,便大敗輔公祏。李淵對于李靖這種打勝仗易如反掌的軍事才能贊嘆不已,認為韓信、白起、霍去病等人也不過如此。
當李靖將天下諸侯一個個收拾了以后,李唐得以統一,國內趨于安定。于是,李靖這支利劍開始直指北方的游牧民族政權。在隋末時期,突厥國一直是北方強國,李淵在太原起兵時,甚至向其委曲求全,李唐對于此事一直深以為恥。
李靖劇照
李靖出征,一鼓作氣,直接滅掉了東突闕,班師回朝之后,李淵高興的徹夜笙歌慶祝。此時的李靖, 挾不賞之功、居丞相之職,恩寵無以復加,四年之后,李靖急流勇退,主動請辭。多年的征戰,李靖一身傷病,彈指一瞬,已經是一個花甲老人,腿因有疾,連行動都不便。
李世民深受感動,賞賜了他許多珍玩,并且讓他隔幾天來朝中參與政事。本以為天下大定,李靖也可解甲歸田,不料在貞觀九年,吐谷渾侵犯邊疆,李靖聽聞,重新掛甲出征,一舉將吐谷渾給滅了。
李靖動畫形象
可以說,李靖是唐朝的戰神,每次,老百姓見李靖出征,必是凱旋而歸,因此,在民眾心中,李靖便是天神下凡,來守護唐朝的。古代的百姓是非常迷信的,在口口相傳中,李靖的形象被不斷的拔高。
而唐朝初建,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朝廷也樂于李靖的這種“神話”被傳播,這樣可以證明唐朝身負“天命”,確定其正統性。在李靖死后,更有其顯靈救助百姓的故事傳出,于是,民間逐漸有廟宇供奉李靖。
哪吒動畫形象
而一些文人,則根據這些信息寫成小說,為李靖賦予了許多傳奇色彩,到了晚唐時期,李靖已經徹底被神化。并且隨著佛教在中國盛行,佛教的神話體系,也開始流傳開來。
其中有一個西域軍神毗沙門天王,在唐代又被稱作靈感天王,相傳是佛祖的護法,因為掌管舍利塔,俗稱托塔天王。并且這位毗沙門天王,也有一個叫做哪吒的兒子。
隨著時間的演變,民間將李靖的故事和毗沙門天王的形象結合在了一起,便成了最后的托塔天王李靖。在明朝的《西游記》中,李靖被刻畫成天宮衛戍司令,掌管十萬天兵,在這本名著中,托塔天王李靖的原型,應當就是初唐名將李靖。
陳塘關李靖劇照
后來《封神演義》構建的神話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西游記》,或者說,兩本書同出一源,均借鑒于中國的道家神話和西方的佛家神話。不過托塔天王李靖的形象,是非常相似的,應所指一人。
但是因為《封神演義》是以“武王伐紂”為歷史背景,因此,作者為了符合時間邏輯,便給李靖構造了一個陳塘關李靖的形象,因此,唐朝的名將李靖,在《封神演義》中卻成為了陳塘關總兵,哪吒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