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AntiBW的邀請。國際社會之所以沒有形成要求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棄核的合力,主要還是因為五大國在對待這三個國家擁有核武器問題上存在意見分歧。
1968年,以色列成為僅次于五個核大國,第六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那個時候,美國和蘇聯雖然已經開始探討如何控制核武器的擴散,但是核不擴散機制還很不健全,甚至五個核大國之間都沒有都沒有達成共識。
雖然美國當時沒有阻止以色列擁有核武器,如果事后美國想逼迫以色列銷毀核武器,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由于以色列是美國的堅定盟友,以色列擁有核武器,就會象毒刺一樣插在中東地區的心臟地帶,維護美國的中東利益。因此,美國和西方國家并沒有主觀意愿逼迫以色列棄核,更不能對此進行經濟制裁。
1998年印度進行核試驗,立即成為當時國際社會的重大事件。五個核大國的首腦在第一時間碰面,決定不承認印度和巴基斯坦核大國的地位。雖然口頭上五個核大國一致要求印度放棄核武器,但是并沒有達成逼迫印度棄核的具體措施,也沒有像對待伊朗等國一樣,對印度實行經濟制裁。
印度逃過經濟制裁,主要還是因為地緣政治的原因。美國和西方國家希望印度發展壯大起來,成為亞洲一極,與日本一道,遏制亞洲其他國家的發展。一個擁有核武器,更加自信的印度,當然更符合美國人的利益。
當然,印度也是一個有相當規模的國家,進入新世紀之后,印度經濟再次起飛。以現在印度的經濟規模,國際社會再想對印度進行經濟封鎖,逼迫其放棄核武器,已經不大可能了。
美國希望印度遏制其他國家,自然別人也希望有人遏制印度。印度進行核試驗之后不久,巴基斯坦也進行了核試驗,而且技術水平更高,開展的是可以引爆氫彈的,用濃縮鈾原子彈。
既然五個核大國不能達成對印度的經濟制裁措施,也就不可能在制裁巴基斯坦問題上達成一致。
反觀近期比較熱的伊朗沒有大國的直接庇護,又有以色列的步步緊逼,伊朗擁有核武器幾乎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