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抱著睡覺是在尋找一種安全感,對于她來說是一個安全距離。當從抱得緊緊的,到放到床上,是一個過程。我觀察我家寶寶,每次睡著放到床上,她總會伸胳膊蹬腿,好像在感覺什么。特別是有幾次鬧覺,怎么都放不下,我就拿個小包被把她裹起來,打成蠟燭包的形狀。睡著之后放下去就睡的很好。另外就是哺乳時盡量側躺在床上,寶寶吃奶時很容易睡著。等寶寶睡著,就不用碰她,也可以很好的睡覺。
今天講一個非常典型的問題是“抱著睡,放下醒”,尤其對于小寶寶,這個問題非常普遍,也非常影響規律作息習慣的形成。
抱著睡,放下醒的原因是很多的,你的寶寶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也可能是兼有各種原因,新媽媽們一一排查吧。首先給大家講講抱著睡的不利影響。
切記!不要讓寶寶養成抱睡習慣
寶寶在0~1歲的時候是不是要抱著才能睡著呢?這個階段大部分的寶寶都習慣被抱著睡覺。但是,抱睡并非是一個好現象。寶寶喜歡抱睡的原因是對父母過分依戀,喜歡被家長抱在懷里是寶寶的天性。在家長的懷里,寶寶會感到幸福、安全。
家長若是一味地遷就寶寶,一哭就把他抱起來或者抱在懷里哄著寶寶睡,即使睡著了也不將其放下,慢慢地寶寶就有了過分依戀的心理,到最后想要睡覺的時候,只有抱著才能睡著。
所以,如果抱著的方法不得當,不但嬰兒心理上難以適應,還會給嬰兒的身體健康帶來負面的影響。
抱睡的不利影響
首先,抱著寶寶睡覺,寶寶常常會睡得不深。因此,睡醒后常常會無精打采,影響睡眠的質量;若是寶寶獨自一個人睡在舒適的床上,則會睡得十分香甜。
其次,抱著寶寶睡覺,因為家長懷里沒有很大的空間,寶寶的身體舒展不開,身體及四肢的活動會受到限制,全身肌肉不能得到休息;寶寶獨自睡,不僅可以使這些問題得到解決,而且還有利于骨骼、心肺的發育,同時還會增強抵抗力。
再次,抱著寶寶睡覺不利于新鮮空氣的吸進,不利于寶寶的新陳代謝。
最后,抱著寶寶睡覺,也不利于寶寶獨立生活習慣的養成。
四種錯誤的做法會養成抱睡的習慣
在某些情況下,寶寶的正常依戀會演變為一種過分依賴,越來越不肯自己睡覺。而以下這些錯誤做法,極易養成抱睡的不良習慣。
1 沒有得到充分的愛和安全感
若是寶寶缺乏安全感,或者沒有感受到來自家長充分的愛,就會怕獨處、怕一個人睡。寶寶要人抱著睡,就是他渴望得到家長關愛的表現。
2 睡前準備沒有做好
成人睡覺的時候,都喜歡在一個安靜且舒適的環境中,寶寶也是這樣。睡覺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若寶寶是憋著尿或餓著肚子入睡,又或者是環境太熱、太冷肯定會睡不好,影響睡眠質量。
3 在新生兒期對寶寶過于寵愛
良好的習慣需要靠父母培養。有些家長特別疼愛寶寶,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會整天抱著寶寶,漸漸地寶寶就養成了在父母懷里睡覺的習慣,再也不肯在小床中睡覺。
4 過于遷就生病寶寶
寶寶生病的時候就會變得特別粘人,抱睡的不良習慣就會在這個時候養成。尤其是感冒鼻塞的寶寶,特別喜歡讓父母抱著睡覺,這樣會使呼吸變得更加通暢。但病好以后,依然不愿意睡到自己的小床上面。
專家提示
抱著寶寶入睡,不利的影響要大于有利的影響。因此,在新生兒時期,就需要有意識地養成寶寶良好的睡眠習慣。特別是只要寶寶一哭,父母就會抱在懷里哄,時間一長,很容易使寶寶養成抱睡的不良習慣。
“一放就醒”的解決方法
01
放下就醒
曾經有新手媽媽這樣形容:“哄睡以后放到嬰兒床上那一刻太刺激了,跟拆彈似的!”小心翼翼的放下,還立馬就醒,簡直就是在考驗新手爸媽的忍耐力和體力極限。
拆招:這種情況下,把寶寶反復抱起又放下可能會讓寶寶不斷從睡眠中驚醒,更不容易安撫。對于月齡小的寶寶,抱睡可能無法避免,需要新手爸媽不斷地嘗試和努力。
02
睡半小時就醒
寶寶好不容易睡著了,以為終于可以松口氣,結果剛睡半個小時就醒了,每次都比上鬧鐘還準時。
拆招:新生寶寶的睡眠周期是30—45分鐘,其實寶寶醒來之后還需要接著睡,只是大多數父母不知道,就開始逗寶寶。應該在寶寶醒來之后嘗試接覺,或者撫摸,輕拍等降低再次入睡的難度。
03
有點聲音就醒
哄睡之后一點聲音都不能有,即使是放個杯子,關一下門都有可能驚醒,簡直就跟做賊一樣。
拆招:可能是由于自身所帶的驚跳反射,屬于生理原因,會隨著成長慢慢好轉。可以通過襁褓、摟抱等方法幫助寶寶增加安全感。
04
睡得晚,入睡困難
有些寶寶晚上要到11點以后才入睡,或者白天就是不睡,明明很困了就是不睡。
拆招:這可能是因為身體不舒服或者受到了過度刺激,而導致入睡困難,可以帶寶寶出門看看風景,聽聽聲音,適度的刺激反而能夠讓寶寶更容易入睡。
05
醒得早
凌晨4、5點就醒了,哼哼唧唧的就是不睡,搞的新手爸媽也無法休息。
拆招:有些寶寶天生就醒得早,睡眠時間已經滿足了他的需求,新媽媽不要立即給寶寶喂奶,避免寶寶形成習慣性饑餓。臥室最好暗淡、安靜,給寶寶提供良好的睡眠環境。
寶貝剛出月子不久吧?我們那時也經歷過,真是崩潰。后來就是堅持,抱一會兒,睡著了就慢慢放。哪怕幾分鐘后就醒了再哄也得放。
另外就是用過渡的辦法,先抱著哄,然后抱著寶寶一起慢慢躺下,這時寶寶會哼哼幾聲,就趕快拍幾下就又睡著了。然后過會兒慢慢抽身,順便把枕頭或者小被子擠在寶寶身邊,給他還有人抱著的錯覺。
這樣慢慢鍛煉孩子睡得時間就越來越長了。耐心堅持,沒有一直需要抱的孩子,一般兩三個月就扳過來了。我聽說過的最長的就是一年。
我家寶寶四個月了,剛要有這樣的習慣,就被我發現并找出問題原因了,寶寶缺乏安全感,喜歡被抱著,抱著跟躺著的視覺效果也不同,但是大人會很累,如果孩子小長時間抱著,對脊椎也不好,我放下孩子后會立刻拿彩色的玩具轉移她注意力,或是跟她多說話,安慰她,我覺得效果比較好,我家孩子自己醒著躺著能玩兩個多小時
小孩子是非常聰明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抱在懷里睡覺,既溫暖,又有安全感,肯定比睡在冷冰冰床上要好得多。
我家寶寶小時候就是這樣,抱著睡的跟個小豬仔一樣,一放下去沒幾秒就開始哭,那時候也是心疼,然后大人也累了,心想,算了,要不就抱著睡得了,但是老人不肯,一定要放著睡,來來回回十幾回,終于放下去了。所以幸虧聽了老人的,抱著睡大人也辛苦,小孩子也發育不好。
寶寶放下就醒是因為以下的原因:
1 缺乏安全感:寶寶在出生前就被溫暖的羊水包圍了10個月,在狹窄的子宮里呆著、擠著,特別有安全感,這種感覺或許就是人類安全感的始源。以至于當寶寶來到一個特別空曠的地方,沒有任何東西擠壓著的時候,小心肝就會特沒有安全感。所以新生兒一出生就需要用毛巾包著,這樣寶寶舒服有安全感
2:平常家長都愛抱寶寶,但抱得太多也不行,會使baby對大人的懷抱產生過度的依賴。怎么辦?可以讓baby睡在比較小的空間里,比如搖籃、嬰兒車,也可以在小床周圍布置上床圍、幔帳、靠墊等物。還應該注意一下睡眠環境,比如讓寶寶睡固定的床、使用固定的寢具、聽固定的音樂等。
希望這建議對媽媽們有幫助
孩子抱在懷里睡覺放下就醒是因為懷里的溫度跟床上的溫度不同,抱在懷里孩子覺得溫暖有安全感,放在床上突然一下身體放松了再加上床鋪不如懷抱里溫暖所以就醒了。解決辦法:在哄寶寶睡覺的時候可以給寶寶蓋一層單子或者抱被,等寶寶睡著后放到床上就不容易醒了,如果是迷迷糊糊的不要馬上抱起,給寶寶一個安撫奶嘴,輕拍后背。
這個有幾個原因吧。
1.孩子需要安全感,而媽媽的懷抱是最能讓寶寶感覺到字心的。所以這個時候,媽媽要抱著寶寶到熟睡之后再放下,動作盡可能的輕一點,當寶寶感覺離開媽媽的懷抱時,會醒過來,手腳亂蹬亂舞。那么媽媽要整個身體貼近寶寶胸口,輕輕拍打,寶寶很快又會睡過去了。如果是寶寶已經醒了,開始哭鬧了,那么寶寶只能再次抱起,睡熟之后再放下去,記住,一定要堅持睡了就放到床上去。
2.可能是新生兒大家都比較疼愛,一個個爭著抱,所以形成習慣了。我們這里老人總是說,孩子不要一直抱在身上,要不以后放都放不下。這個也有一定道理,不過不是絕對的,每個寶寶的成長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但是我們還是要做到讓媽媽養成自己睡覺的時候,睡著了應放到他床上。
3.對于較大一點的寶寶我們不妨訓練孩子自主入睡。建議媽媽跟寶寶一起躺在床上,輕輕拍打,也可以放一些舒緩的音樂,有助入眠。我們家的寶寶有幾次晚飯時間,我們在吃飯,然后給她聽音樂,過一會一看,她已經靜靜入睡了。好的習慣要從小開始養成,媽媽們一定要堅持。
如果孩子放在床上醒了就再哄他睡,睡了再放床上,這樣反復,一般4—5次后,他實在困了就會睡著了。不過一開始可能睡眠質量不太好,會老是醒過來。反正醒了就哄、睡了就繼續放,這樣不斷重復,讓寶寶慢慢習慣。你也可以試試這個辦法:開始時依然是抱著他睡,一旦睡著馬上放在床上,但是媽媽不要馬上離開,依然用身體挨靠著孩子,這時孩子正處于輕度睡眠,以為還是在媽媽的懷里,讓他慢慢適應“半懷抱、半床鋪。”把寶寶放到床上可是要有技巧的,媽媽盤腿坐床上,把寶寶抱懷里,等孩子入睡后把腿分開,輕輕地把寶寶放在床鋪上,然后撤出抱著寶寶下半身的那只手,把小枕頭塞在寶寶頭下面,再輕輕地抽出另一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