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耳背到耳聾
臨床上,發現不少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聽力越來越差,開始以為只是“耳背”沒治療,時間久了,聽力退化越來越嚴重,基本交談只能看嘴型和寫字,這時才意識到要去醫院,結果發現是“老年性耳聾”在作怪。耳背是因為耳朵發生聽力障礙、聽力下降導致的。那么,老年人的聽力障礙是怎么回事?怎么預防和治療呢?今天,我就來為大家進行系統講解。
了解老年性耳聾
老年性耳聾是與年齡相關的感音神經性耳聾,指隨著年齡增長逐漸發生的進行性聽力減弱,重者可致全聾。通常情況下,60歲以上發病率占40%以上,65~75歲的老年人中,發病率高達60%左右。耳朵從外到里,分為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最重要的部位是內耳,老年性耳聾就是內耳耳蝸出問題了。
老年性耳聾常見原因有:第一,聽力下降、遺傳因素;第二,年輕時受到過聽力損傷。比如,經常在100分貝以上的環境中工作。
八大癥狀應警惕
如果老人日常生活中出現以下幾種癥狀,一定要引起重視:1.與人交談時,經常會說“大點聲”、“再說一遍”“你說什么”,若經常重復這幾句話,說明聽力已經開始下降了。2.看電視時,親朋好友總是抱怨音量開得太大。3.在外面跟人聊天時,對方總會說:“您說話的聲音怎么這么大?”4.正面和人交流說話沒問題,但有人在身后說話卻聽不見,這也是聽力下降的信號。5.別人說話聲音小了聽不清,聲音大了又覺得吵。6.明明聽見對方說話的聲音了,但就是不知道說的是什么。7.與人交談時總是打岔,問對方在說什么。8.幾個人在一起聊天,時間長了就覺得特別疲勞,不愛說話,這是因為聽力下降,跟不上別人的談話節奏。
早期預防很關鍵
早期預防對防止老年性耳聾是重中之重。1.預防耳聾,從孕期就要開始。人的聽力從胚胎時期的第四周到第八周開始發育,四周時間聽力器官就發育完善了,所以這四周出了問題,往往會導致胎兒一出生就出現聽力障礙。對于有明顯耳聾家族病史的夫婦,應在孕前進行耳聾基因檢測,讓專家給予科學的指導。2.避免噪音,尤其是超過100分貝的噪音。3.不要經常掏耳朵。4.不要經常洗鼻子,因為耳鼻相連,容易導致中耳出問題。5.很多慢性病,比如腎病、糖尿病、高血壓等都可能導致耳聾,要積極控制這些病,尤其是糖尿病和冠心病,它們是老年性耳聾最危險的致病因素。當患上中耳炎等感染性疾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留下后遺癥。6.減少乘坐飛機的次數,經常坐飛機可能引發耳病。7.經常服用一些藥物會引起耳聾,稱之為藥物性耳聾,服用藥物一定要遵醫囑。盡量避免給孩子使用耳毒性藥物,如果因病情需要非用不可,必須密切關注聽力變化,一旦出現耳鳴等癥狀,應立即停藥。8.精神壓力會導致聽力下降,要學會放松。9.避免從事可能影響聽力的運動,如潛水。10.高脂飲食對耳蝸周圍的血管有不良影響,建議保持清淡飲食。適當補充微量元素,如維生素D、鋅等。
耳聾了怎么辦
現在的科技水平完全可以幫助聽障老年人恢復聽力,最主要的療法還是佩戴助聽器提高聽力,有助改善生活質量。選購助聽器一定要等耳聾出現至少三個月以后,而且要由聽力師進行選配。若患者耳蝸后面的神經受損了,嘗試佩戴了一段時間助聽器后感覺不好,可選擇人工耳蝸手術,術后聽覺效果非常好,但價格較為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