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在社交中遇到沖突了怎么辦?我想大部分都會選擇使用說服、妥協、遷就等方法來解決沖突。我們從小就被父母教導,與別人發生沖突的時候,要么吃虧是福要么嘴上沾光。這些無效社交的方式已經成為我們的默認思維,那么,沖突就會被很好地解決掉嗎?不能!也有一些人用這樣的模式來解決沖突:出現問題+解決問題,這種模式較為理性,也很吸引人,但使用的時候卻沒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許多人對沖突不以為然,殊不知它也是社交中的一種技巧,會給你的生活、工作等帶來許多便利。最近在看《解決沖突的關鍵技巧》,書里面整理出我們平時常見的沖突,并且針對這些沖突給出相應的方法,適用于任何群體,增加有效社交的同時,也讓生活變得簡單很多。
這本書的作者達納·卡斯帕森也是位傳奇人物,她在舞團供職多年,獲得過很多國際獎項,后來,她又進入尚普蘭大學進修人際沖突專業碩士。她將“即興表演”的藝術原則同公共對話結合起來,創造了獨特的沖突解決技巧,并很快在沖突調解和公共對話領域嶄露頭角,被很多企業機構和大學院校聘請為專家顧問。她曾以“沖突:一切皆有可能”為題在TED進行演講,引發廣泛討論。
什么是沖突呢?比如你中午想吃餃子,但老公想吃米飯,你們倆為吃什么發生了爭執。比如你去參加籃球比賽,媽媽當你去玩,以你不學習為理由訓斥了你一頓;再比如,擁擠的地鐵上,你被前面的人擠的很難受,忍不住提醒他注意一下,但是對方卻覺得是別人在擠他,對你的話不放在心上,由此你們發生了沖突......
生活由柴米油鹽、工作、學習等組合而成,我們也會因為很多不起眼的小事發生沖突。我們為什么會發生沖突呢?原因有很多,歸結起來可以分為如下幾個:
▎需求\利益。兩個人會為了彼此的訴求發生爭執,反過來說,無論需求還是利益,這也正是我們坐下來社交的原因。
▎競爭。為了物質、職位或者其他資源進行競爭時,兩個人的對立面便產生了,一旦對個人利益造成營養時,沖突便產生了。
▎誤解?!拔矣X得....”并不代表事情就是那個樣子,用自己的視角遮擋住事情的本來面貌,或者用先入為主的偏見也易產生沖突。
▎經驗性判斷。在情緒緊張的時候,用自己以往的經驗來判斷當下的狀況,不利于雙方很好地解決問題。
▎情緒。無論與誰溝通,情緒都是最大的主人。你會因為情緒惡對方的形象,讓沖突變得更大或者更多。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對自己行為的解釋總會跟別人的不一樣,我們對自己行為的判斷也總會比別人的好一點,有時候我們還會跟另一個自己發生沖突呢,所以我們可以與所有人發生沖突并不是一件不能理解的事。
首先,《跟任何人都聊得來》、《溝通圣經》等書中都談到了,溝通的第一步是“聽”這個動作。
其次,應對情緒和沖突的第一步便是不僅執著于談話本身,還應該把重點放在談話的對象身上。里克?沃倫說過,每個人都想要對他人的生命產生一定影響。我們可以通過有效的溝通,與他人產生聯系,改變事情的發展或者影響他人或世界。但是,我們要知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都是因為特殊的原因發生在特殊的情境中,你說的話影響他人的同時,對方說出來的話也在影響著你自己。這樣的話,與別人交談的時候,你可以這樣想“他是站在什么樣的立場說出的話”或者“他是以什么身份說出的話”等,談話的格局便被擴大了,如此,你不僅聽懂了對方的話,還聽出了對方字面背后的意思。
然后,相信對方所說的話的同時,先去判斷。前幾天遇見一個娃娃,哄他吃飯的時候跟他說:“吃下去飯之后,晚上小兔子便會找你玩”,娃娃高高興興地吃了下去。盡管我知道自己在說謊,但謊言的可怕之處在于,說的時候讓你自己都以為說的是真的。同樣,對方一本正經說的話并不代表也是真的。
僅有這三點還不夠。我們都知道在社交中遇見沖突,需要通過沖突來解決,但是如何溝通是個問題?!督鉀Q沖突的關鍵技巧》給出了一些解決沖突的方法,比如在沖突中如何改變對話:
1、在困境中培養好奇心
沒有好奇心的情況下,你會說:跟他談話就是在浪費時間,根本沒辦法溝通。
帶有好奇心的情況下,你會說:現在,我們談話過程中的主要阻礙是什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阻礙。
“在困境中培養好奇心”,這一建議并不是讓你置身于傷害之中,或是假裝親切;它是讓你在面對沖突時保持一種想要盡可能知道更多的心態,而不是只關注從我們的視角看顯而易見的東西。
2、相信有效對話是可能的,即便當前看似不太可能
即使是在最糟糕的情況下,我們也有可能進行對話。但是當對話進程看似收到阻礙時,想想有什么辦法可以帶動有效的對話。
阻礙:
1)角色不明。辦法:確定你們要做哪些決定,以及該有誰來做這些決定。
2)有人絲毫不讓步。辦法:將談話從行動計劃層面轉向需求層面。試試這樣的提問:關于在這附近戒毒中心這個提議,你能說說具體的關注點嗎?
3)害怕丟點。辦法:為改變方向留出余地。比如,你會這樣說“如果不給我找個助手,我就沒辦法照顧到這些客戶?!钡?,你也可以這樣說“我同意,處理好新客戶的問題是首要任務。除了聘用新助理,還有其他辦法嗎?我們并沒有這方面的預算。”
3、如果你正在讓事情變得更糟,停下來
想一想你置身于沖突的主要目的:有什么潛藏的需求和利益訴求?問問自己,你的行為和目標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選擇不同的行為方式。
4、弄明白當下情況,而不是追究對錯
著眼于各方的責任能夠讓沖突的原因明朗化,從而讓我們能夠把注意力集中到未來和可行的解決方案上。即使遇見喜歡爭執的人,這種方法也行得通。
話說回來,我們都會選擇攻擊性語言和破壞性語言,是因為我們的習慣反應已經根深蒂固?!督鉀Q沖突的關鍵技巧》讓我們的習慣發生改變。它讓我們知道:沖突無法避免,在沖突中也很難改變別人的表現,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