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子
整理編輯:詩詞軒
一、詞牌簡介:
漁歌子,詞牌名,又名“漁父”“漁父樂”“漁父詞”“秋日田父辭”等。以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為正體,單調(diào)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韻。另有單調(diào)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雙調(diào)五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韻等變體。
《漁歌子》雖然是個歸于宋詞的詞牌名,但是卻源于唐朝,早在敦煌寫卷《云謠集雜曲子》中就有《魚歌子》詞兩首,而后成為唐代教坊曲名,后來又慢慢演變成詞調(diào)。但是,始終沒有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出現(xiàn)。直到唐代詩人張志和寫出五首《漁歌子》,方才出名。五首《漁歌子》格律有所不同,后世皆以其中一首《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作為正格。
張志和,生于公元732年,祁門縣人,祖籍浙江金華,先祖湖州長興房塘。張志和是個神童,史稱三歲就能讀書,六歲做文章,十六歲明經(jīng)及第,年輕時可謂風(fēng)光無限,一路升官加爵。然而,步入中年之后,形勢一路急轉(zhuǎn),仕途生涯不再一帆風(fēng)順,一度因和唐肅宗李亨政見相左而被貶,之后逐漸厭倦起了官場生活。與此同時,父母親和妻子相繼離世。又加上安史之亂的大背景,情緒極度消沉的張志和,索性棄官棄家,帶著之前由唐肅宗李亨所賜的奴婢浪跡江湖,隱于山水之間,自稱江波釣徒,過起了漁樵生活。
直到773年,一代書法宗師顏真卿到任湖州刺史,向先祖同是湖州的張志和發(fā)出了邀請函。774年,張志和駕舟前往,時值暮春,桃花水漲,鱖魚水美,他們即興唱和,張志和首唱,連續(xù)作詞五首,此即為流傳至今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等作品。然而,悲劇又發(fā)生了。同年十二月,當(dāng)兩人再度駕舟出游時,張志和竟然不慎落水而亡。而那成為絕唱的五首漁歌子也一度失傳,后被李德裕(近代梁啟超將他與管仲、商鞅、諸葛亮、王安石、張居正并列,稱為封建時代六大政治家之一)找回。但是,之所以能流傳至今,多少還得“謝謝”日本人,因為日本使者將本作品帶到國內(nèi),當(dāng)時的天皇愛不釋手,不但仿寫唱和,還編寫進(jìn)了教科書。
二、詞譜 簡介:
正體,單調(diào)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韻。以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為代表。
格律對照例詞:《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詞譜一:龍譜(龍榆生編寫的《唐宋詞格律》)
中仄平平仄仄平(韻),中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春江細(xì)雨不須歸。
詞譜二:欽定詞譜
中中中中仄中平(韻),中中平中仄中平(韻)。中中仄,仄平平(韻),中中中中仄中平(韻)。
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春江細(xì)雨不須歸。
三、寫作要求:
這里之所以羅列兩個詞譜的格式,主要是因為兩者差異太大。如果新手按照欽定詞譜所列格式,是很容易犯錯的。乍看欽定詞譜所列格式,“中”字占了大半。按照基本規(guī)則來說,“中”字是可以平仄不論的,欽定詞譜所列格式“中”字這么多,豈不是可以隨心所欲的寫了?答案是不可以的哦!
當(dāng)詞譜中連續(xù)出現(xiàn)三個以上“中”字的時候,必須特別注意,此處有坑!因為宋詞源于唐詩,所以在沒有特殊規(guī)定的前提下,當(dāng)連續(xù)出現(xiàn)三個以上“中”字的時候,必須按照平仄兩兩交替,即馬蹄韻的規(guī)律來寫作,同時還應(yīng)該規(guī)避孤平、三仄尾、三平尾等詩病。以上述欽定詞譜所列《漁歌子》(中中中中仄中平,中中平中仄中平)為例,你要么寫成(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要么寫成(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萬萬不可寫成“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之類的句式。至于整體平仄,還得根據(jù)古人例詞,逐句分析平仄。
所以奉勸初學(xué)詞牌寫作的新人,輕易不要使用“中”字過多的欽定詞譜,而是使用龍榆生先生編寫的《唐宋詞格律》。當(dāng)熟悉龍譜之后,在愿意花時間,且有能力對照分析古人詞作的前提下,再使用《欽定詞譜》吧。
另外,本詞牌兩個三字句例用對偶。
本文由詩詞軒整理編輯,轉(zhuǎn)載請注明
更多詩詞資料,盡在:詩詞軒
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