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絕句起源

來自隴原風(fēng)

  

  一、絕句起源:

  

  學(xué)習(xí)內(nèi)容:

1、了解絕句的起源及發(fā)展歷程。

2、古絕與律絕的區(qū)別。

3、關(guān)于絕句的特點。

4、為什么我們要自學(xué)絕句56法?

  

  絕句作為一種詩歌體,其起源和形成至今仍不甚清楚,元明以來通用的“絕句”定義,其實是以絕句在中晚唐至宋代定型以后的形式為對象,不能概括盛唐以前絕句在聲律及體裁格調(diào)方面的特點。因此探索絕句從緣起到定型之間漫長歷程,也是中古詩歌史研究上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絕句起源于兩漢,成形于魏晉南北朝,興盛于唐朝。它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詩歌體裁,屬于近體詩的一種形式,據(jù)《全唐詩》記載,在4.89萬首詩中其中絕句有1萬首。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四句一首,短小精萃。絕的意思是“斷絕”,古人用四句一絕的四句詩來完成一個思想概念。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有人說,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xiàn)以前就有了。還有人說,絕句就是截取律詩的四句,這話如果用來解釋絕句的名稱的來源,那是不對的。但是,以格律關(guān)系而論,絕句確實有截取律詩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聯(lián),不用對仗;或截取中二聯(lián),全用對仗;或截取前二聯(lián),首聯(lián)不用對仗;或截取后二聯(lián),尾聯(lián)不用對仗的現(xiàn)象。

  絕句一詞最早在南朝的齊、梁時代就已出現(xiàn)。陳代徐陵的《玉臺新詠》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詩,不知作者名字,題為“古絕句”。溯本求源絕句的形式在春秋末期的《逸周書·周祝》篇就有記載,南朝徐陵編《玉臺新詠》是第一步完整收錄《古絕句》歷史資料。其他的文人創(chuàng)作有梁簡帝《夜望單飛雁》,北齊魏收《挾瑟歌》以上例子大體具備了絕句的押韻形式,只是尚未嚴格律化而已。此時的絕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韻的小詩,并不要求平仄和諧。至隋,律絕開始出現(xiàn),無名氏《別詩》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和唐以來的絕句已完全一樣。這就是絕句的起源。

  

  二、律絕和古絕的區(qū)別:

  按照詩歌格律,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南朝陳代的徐陵主編《玉臺新詠》就有“古絕句”的名稱。但這種絕句雖然押韻,而相對來說平仄較為自由,或者可以說有些詩人不愿受格律的約束。在律絕盛行以后,古絕句仍然被沿用發(fā)展下來。古絕句五言特多,而七言非常之少。律絕律絕跟律詩一樣,依照律句的平仄,講究粘對、押韻。

  例1、【登廬山五老峰】李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jié),吾將此地巢云松。

  例2、《三絕句》其二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殘一人出駱谷。

自說二女嚙臂時,回頭卻向秦云哭。

  例3、【望天門山】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北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請大家標出上面三首詩平仄。不難發(fā)現(xiàn)第一首雖然押平聲韻,但是不符合粘對替規(guī)則,有三平尾三仄尾的絕句,我們稱之為古絕。第二首既不押平聲韻,也不符合粘對替規(guī)則,這樣的絕句我們也把他們劃分到古絕。第三首押平聲韻;韻字在同一個韻部;附和粘對替規(guī)則的絕句,我們叫他律絕。后人把唐以來有嚴格格律規(guī)范的絕句名為律絕,唐以前的沒有嚴格格律規(guī)范的名為古絕,它們之間的過渡名為拗絕,其發(fā)展順序為,首先是古絕,其次拗絕,再次律絕。

  

  三、絕句創(chuàng)作要領(lǐng)

  絕句的表現(xiàn)形式特點

  1、巧妙切入

  絕句只有四句,五絕只有20個字,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在創(chuàng)作絕句時,要找準切入點,切忌面面俱到。古往今來,詠梅詩不計其數(shù),無一不是抓住一點展開的,因此詩詞中的梅花千姿百態(tài),各具特色。

  2、以小見大

  絕句妙在以小見大,語短意長。明代周履靖在《騷壇秘語》中說:“凡作絕句,如臨窗觀景,立處雖窄,眼界自寬。題廣者取遠景,寸山尺水,愈覺其遙;取近景,一草一禽,皆有生意。”劉熙載說:“以鳥嗚春,以蟲嗚秋,此造物之借端托寓也。絕句之小中見大似之。”可見,以小見大是我國古代詩歌尤其是絕句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

  3、流暢清亮

  絕句以流暢自然為佳,好的絕句大都以其單純明快、平易凝練、樸素流暢的語言表達最普遍最深沉的情感。絕句多用平常語,不艱澀深奧,一般情況下不用典,不故作奇險語、詰拗語、佻脫語、偏澀語;以天然真切為最高境界,縱以沉郁頓挫著稱的子美其絕句亦是清新可人的。

  4、寫尋常事(物)

  絕句是最能反映真實生活的詩歌文體。不管是山水詩、哲理詩、應(yīng)酬詩、還是詠史詩、抒情詩,都以日常生活所見所聞所感入筆,如杜甫《有懷臺州鄭十八司戶》詩:“山鬼獨一腳,蝮蛇長如樹。”所寫乃罕有物類,故只宜用于古體而不宜絕句。

  5、寄意深遠

  絕句雖短,但最講究韻味,含而不盡之意于言外,給讀者留下較多想象的余地,使人如嚼橄欖,久味仍余香滿口。

  6、含蓄留白

  絕句如國畫小品,精致剔透,數(shù)筆傳神,要有給人想象空間、多留白。如畫面太滿,則無回味余地。

  

  四、絕句的種類:按字數(shù)分可分為五言六言七言,其中以五、七言絕句居多,六言絕句很少。

  五言絕句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聽箏 李端

鳴箏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是誤拂弦。

  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六言絕句

  田園樂 王維

桃紅復(fù)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七言絕句

  楊萬里

天邊綠錦織云機,全幅青羅作地衣。

此是農(nóng)家真富貴,雪花銷盡麥田肥。

  絕句 僧 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絕句四首 杜甫四首(其一)

堂西長筍別開門,塹北行椒卻背村。

梅熟許同朱老吃,松高擬對阮生論。

  四首(其二)

欲作魚梁云復(fù)湍,因驚四月雨聲寒。

青溪先有蛟龍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四首(其三)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四首(其四)

藥條藥甲潤青青,色過棕亭入草亭。

苗滿空山慚取譽,根居隙地怯成形。

  

  五、絕句格式

  五絕

(1)平起式(兩字壓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仄起式(兩字壓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平起式(三字壓韻)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式(三字壓韻)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絕

(1)仄起仄收式 (兩字壓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仄收式 (兩字壓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起平收首句入韻式 (三字壓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平起平收首句入韻式 (三字壓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絕中除了“平平仄仄平”也就是平起平收式,第一個字必須為了避免孤平,必須平聲。第一字用了仄聲,則第三字必須是平聲(拗救)七絕中除了“仄仄平平仄仄平”也就是仄起平收式,第一個字必須為了避免孤平,第一字可平。句尾的平聲必須押韻。第三個用了仄聲,則第五字必須是平聲。(拗救)最常用的就兩種:

  平起首句入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六、絕句的對仗:

  1、首聯(lián)對仗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八陣圖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zhuǎn),遺恨失吞吳。

  2、尾聯(lián)對仗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zhǔ),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趙師秀 有約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3、全篇對仗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李益·塞下曲

伏波唯愿裹尸還,定遠何須生入關(guān)?

莫遣只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不對仗的例子:

  杜牧·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盧綸·塞下曲(第二首)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一般絕句可對仗可不對仗,完全按照自己的構(gòu)思。

  

  七、了解一下絕句56法的作者;為什么我們要自學(xué)絕句56法?

  七言絕句“以其善言情而易合于樂”,“最合于詩人之陶寫”,“自唐迄今千數(shù)百年,為之者眾,好之者彌篤”(邵祖平《七絕詩論》)。于其作法,“宋人猶少道及,至元明清間,始多揚扢商榷,然皆破碎不全,絕無系統(tǒng)”(同上),今幸有馮振《七言絕句作法舉隅》出矣。素有“廣西才子”之稱的馮振心先生(1897年——1983年),名振,號“自然室主人”,17歲學(xué)詩,是我國有卓著成就的教育家、出類拔萃的中國古典文學(xué)專家、杰出的近代現(xiàn)代詩人,有《自然室詩稿與詩詞雜話》等著作傳世。當其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任教于上海大夏大學(xué)時,著《七言絕句作法舉隅》一書,“就七言絕句之作法不同或大同而小異者,略分如干類,先博舉其例,而后綜籀其法”,授于門生,周振甫、馮其庸咸得其惠。《七言絕句作法舉隅》一書1936年由世界書局出版,1985年3月北京市中國書店據(jù)以影印。1986年齊魯書社將其與《詩詞雜話》、《七言律髓》并為《詩詞作法舉隅》出版,新增詩例117首,而56種作法之分類未變。“《七言絕句作法舉隅》精選了唐至清代七言絕句佳作1381首,按類比法分成56類,在每類末精當扼要地指出其藝術(shù)技巧作法的特征和奧妙之處,無論是初學(xué)者還是研究者,凡讀之,都足以發(fā)人深省”(黨玉敏《馮振傳略》),周振甫并專門著文引介(《<七言絕句作法舉隅>小引》)。

  

  為什么要我們要自學(xué)絕句56法?

  笛卡爾曾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guān)于方法的知識”。馮先生從歷代1381首七言絕句佳作中所歸納提煉的56種作法,也許在信奉“至法無法”的讀者看來,過于瑣碎,甚至或許認為是“陳詞濫調(diào)”,若“陳陳相因”,有礙其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其理雖固然,而勢未必行。不妨以書法類比。書家一生追求,在有其獨特風(fēng)格。然當其初始握筆,必從點畫描摹作起,選帖、讀帖、臨帖、默帖,乃為其日常功課,此七言絕句56法,其猶唐代歐陽詢“楷書結(jié)字36法”乎?其猶明代李淳“大字結(jié)構(gòu)84法”乎?其猶清代黃自元“間架結(jié)構(gòu)92法”乎?若36法、若84法、若92法,未有書家認其“瑣碎”也,必視為至寶,奉為圭皋,時時研習(xí),悟其妙道,以逐步形成其獨特風(fēng)格也。馮先生在其《七言絕句作法舉隅》自序中坦言“大匠能示人以規(guī)矩,而不能使人巧”,56法者,篇法、句法、字法之規(guī)矩也,守此規(guī)矩,漸入詩道,而后方能體會到“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紅樓夢》黛玉語)。

  

  隴原詩詞傳習(xí)院一期一年級第一講作業(yè):

  結(jié)合學(xué)習(xí)內(nèi)容,認真理解絕句講義重點:

  1、了解絕句的起源及發(fā)展歷程。

  2、古絕與律絕的區(qū)別。

  3、關(guān)于絕句的特點。

  4、為什么我們要自學(xué)絕句56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怎樣寫古詩詞(初級學(xué)習(xí)版)
格律詩概說(點擊《格律詩概說》標題打開看)
月滿西山的詩詞基礎(chǔ)知識文集
春夏秋冬 怎么寫律詩
【轉(zhuǎn)載】律詩和絕句的區(qū)別
現(xiàn)代人學(xué)習(xí)格律詩,從哪一種體裁入門較好?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门市| 垦利县| 大竹县| 闽清县| 石河子市| 衡山县| 普陀区| 修水县| 宁城县| 湟源县| 麻城市| 兴安盟| 邻水| 当涂县| 五家渠市| 神池县| 清镇市| 乐安县| 延长县| 延寿县| 闽清县| 辉县市| 安西县| 本溪市| 若尔盖县| 民丰县| 通化县| 翁源县| 河东区| 黄冈市| 绥宁县| 五指山市| 伽师县| 额尔古纳市| 连江县| 海城市| 沾化县| 堆龙德庆县| 大同市| 抚顺县| 阿拉善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