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歸經】苦,平。入肝經。
【功效】清熱,祛風,通絡。
【功效特點】本品善于祛風濕,通經絡,達四肢,利關節,并有鎮痛作用,無論風寒、風熱均可用。
【功效作用】
1.祛風通絡:用于風濕手臂指麻木,常與威靈仙、防己、
當歸等同用,如桑枝湯;若風濕熱痹,常與絡石藤、忍冬藤、地龍等同用,如桑絡湯;若用于治療白癜風,可用桑枝2500克、益母草1000克,文火煮2次,去渣,取汁再煎成稀膏,黃酒溫沖服,如白癜風膏。
2.利水氣,消浮腫:用于腳氣下肢浮腫,用桑枝60克,炒后水煎服。
【鑒別應用】桑枝與
羌活,均可祛風除濕止痛而治療風濕寒痹,又善于走上而對上肢痹證尤佳,但桑枝無寒無熱,其性平和,可用于各種痹證;而羌活氣味雄烈性燥,易傷陰耗血,故血虛痹痛、陰虛痹痛忌用。
【配伍應用】
1.配桑葉:桑葉質輕氣寒,輕清發散,長于疏表邪,散風熱,涼血滋燥,清肝明目;桑枝長于通絡道,行津液,利關節,祛風除痹止痛。桑葉以散為主,桑枝以通為要。二藥伍用,疏通兼備,清熱疏風解表、祛風通絡止痛益彰,多用于風寒濕熱痹證等。
2.配桑寄生:桑枝橫行四肢,行津液,利關節,清熱祛風,除濕消腫,通絡止痛;桑寄生補肝腎,強筋骨,祛風逐濕,補血通絡;桑枝以通為主,桑寄生以補為要。二藥參合,一補一通,相互為用,補肝腎、壯筋骨、祛風濕、通絡道、止疼痛、降血壓益彰。
3.配
桂枝:桂枝辛甘溫,祛風寒濕邪,溫經通絡,溫通血脈,散寒逐瘀;桑枝苦平,祛風除濕,其性平和,善通經絡達四肢,二藥合和,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祛風除痹效佳。
【應用注意事項】寒飲束肺者不宜服。
【用法用量】內服:30~60克,入煎劑,或熬膏。外用:煎水熏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