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次婚姻課堂中,都有這樣的一組體驗活動。大家分為幾個小組,分別畫出/寫下:理想的丈夫、理想的妻子、現實中的丈夫、現實中的妻子的模樣。
之后張貼出來大家共同分享。
不難預料,理想的丈夫簡直比電影里的王子還夸張:帥氣多金、身材魁梧、有知識有文化、熱愛音樂、能歌善舞、拳打腳踢能帶娃、充滿浪漫的情懷、詩情畫意、對妻子百依百順。而男人眼中的理想太太,也當然是身材窈窕、貌美溫柔、知書達理、懂得琴棋書畫、知性學歷高、平易近人、對家人呵護備至、對丈夫唯命是從且百般疼愛。
慘不忍睹的是現實中的妻子:滿腹牢騷、滿面生斑、戴著眼鏡、樣貌中充滿淚水與艱辛、長期失眠焦慮、沒有自己的生活、身材走樣、含辛茹苦卻不被認可。
現實中的先生也是好不到哪里去,他們早年謝頂、穿著邋遢、有著啤酒肚、脾氣大、對家人無視、不管孩子、手機不離手、常年不著家、懶惰得不行、只顧打游戲、經濟狀況潦倒。
很有趣的一次,也許是擺錯了位置,理想中的丈夫和現實中的妻子,兩張圖被擺到了一起。一位同學不禁感悟:“如果現實中的自己是這般模樣,又怎么有資格去要一個完美的對方呢?”
導師簡·尼爾森不禁拍手叫好,說:“擺錯了位置,卻看到一份真實。”
婚姻生活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學習機會和挑戰,合理利用這些機會的人正是我們自己。
“為什么他和想象中一點都不同?”
實際上,我們所經歷的生活并不是完全和自己預期的相悖。只是我們未能意識到,是自己的疊加和過度的期望,造成了現在的失望。她真的和你勾勒出的理想太太一點也不相似嗎?他又真的完全沒有做過好丈夫嗎?你在生活中,展露更多的是不堪還是美好呢?
阿德勒曾說過:“決定人生的不是經驗,而是我們自身賦予經驗的意義。”
我曾訪問過一對離婚不到半年又復婚的夫妻。妻子說,她從初中時候追星開始,就勾勒出自己未來另一半的模樣,他應該是高大威猛的,有胡須,是體育全能,要孝順父母……這些自己勾勒出的條條框框,在婚姻初始的幾年并沒有起到太好的作用。每每矛盾發生時,她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你根本不是我要的那個人”“你不是我想象的樣子”。磨合期還沒過,兩人因為總是爭吵就草草地結束了為期4年的婚姻。
在離婚后的3個月里,這位妻子說,她突然發現生活變得空洞了,“原來長得帥,像櫻木花道一樣打一手好籃球,不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生活就是先生對她那種沒有底線的寬容,無時無刻的守候和離婚抉擇時的放手。
當她終于鼓起勇氣找回先生,卻發現先生也在等她回頭。
很多婚姻都是如此,大家在簽字離婚、分好財產之后才意識到,他們放棄彼此,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在女兒學校的分享會上我學到了這句話:保持彈性。保持彈性是很重要的,它讓我們在跌倒無數次的生活中,爬起來,在失望中重拾希望,繼續前行。
“我們沒有意識到,只是我們本來的樣子,我們就真的足夠好了。我們不知道,我們不需要為了得到愛,而做任何特別的事情。”——琳·洛特
新書推薦
金小安《婚姻的勇氣》
“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心理學理論+150個真實的咨詢案例深度剖析我們覺得“不幸福”的幕后黑手
簡介:這是暢銷書作家金小安講述改善親密關系、經營婚姻的勵志讀物。作者面對80、90后獨生子女龐大的群體,深度剖析了現代婚姻更容易出現的問題,同時更注重本書的實操性,在書中介紹了許多了具體的經營婚姻的方式,簡單易行,且能幫助夫妻雙方各自檢視反省自身的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也能更有效地解決婚姻中的問題,促進親密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