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屏之一畫名“五福”,畫金黃佛手五枚,以合“五福臨門”之祥瑞寓意。作品取勢用色似有老缶意趣,但細品慢酌,則全是唯齊白石才有的韻味神情。從樹干與枝椏間的筆勢,彰顯齊白石用墨之飽滿,走筆之如意,內斂沉著、四面出柱,毫無滯礙。而佛手與墨葉樸拙巧趣的畫法,又流露白石與生俱來的那份率真、淘氣。從位置經營來看,五枚佛手占據了畫幅三停中的兩停,溫暖的顏色合成一團。而畫面右下角一停的空白處,齊白石則以題跋補白,利用“黑”在中國畫里的特殊作用調和畫面平衡。整幅圖采用了白石典型的“紅花墨葉”之法,乃白石藝術成熟期的佳作。
四屏之二畫名“雙壽”,畫壽桃一雙,并枝葉蔥蔥。壽桃是白石老人晚年經常描繪的題材之一,寄予了老人美好的愿望,象征多壽多福。此屏盡見齊氏畫桃家法,舉凡洋紅寫桃、藤黃綴蒂、濃墨勾筋、淡墨勾緣、敷色變化等等,均可自此幅中得窺一斑。白石老人以沒骨大寫意繪制,以明麗的洋紅描繪碩大的桃實,局部以檸檬黃渲染,用設色濃重艷麗,造型厚重結實。再以墨筆寫葉,通過顏色的深淺表現出陰陽向背關系,并以濃墨勾勒葉脈。畫面采用對角線構圖,枝葉、果實疏密相間、錯落有致,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畫風簡括大氣,與其畫荷花所創的紅花墨葉恰成強烈對照。
四屏之三畫名“延年”,畫紅、黃秋菊五朵,并籬笆墨葉。此屏可稱白石老人“紅花墨葉派”之典型。白石老人晚期尤喜以大寫意筆法繪秋菊墨葉,其花卉多脫略形跡,離形而以神會求似。觀此屏菊花,構圖上參差錯落,共畫兩黃三紅五朵菊花,并以籬笆兩枝和穿插菊葉勾連上下,極具動態。其作菊最大特點在于莖葉之描繪,以法書之草率行于紙上,參差點落,古意盎然,拙中寓巧。畫風真率自然,不加修飾;用筆雄渾健拔,骨肉兼得;用墨滋潤淋漓,濃淡相宜;用色濃艷潑辣,色彩飛揚。將其“似與不似”的主張彰顯得淋漓盡致,為齊白石晚期精品。
四屏之四畫名“富貴高壽”,畫牡丹湖石。牡丹乃花中之王,國色天香,雍容華貴,美艷絕倫,一直被中國人視為富貴、吉祥、幸福、繁榮的象征。齊白石亦喜以牡丹入畫。此屏牡丹用筆簡練、老辣,寥寥數筆卻生機盎然。牡丹花純以紅色點染,變化豐富而不單調,艷而不俗,飽滿生動,枝葉用墨濃淡結合,大筆寥寥,每瓣每葉的形態處理都極有章法,或向或背、或張或伏、或顯或隱、或枯或潤,各不相類而變化萬千,枝葉繁茂之態躍然紙上。牡丹之后又以大筆觸刷寫湖石,以蘊“高壽”之意,其運筆流暢,筆跡老辣,痛快淋漓之感頓生。
白石四屏在拍場偶有所現,均得善價,這件來自北京老中醫家族舊藏的“歡喜”之物,是神完氣足,沒有絲毫疑慮的飽滿絕品,人見人愛之下,相信這件滿含吉祥喻意的齊作,能給市場帶來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