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最后的才是贏家:司馬懿七十歲才造反,
熬死了曹家三代真能忍
人們在提到三國的時候,會說出很多著名的人物,比如曹操、諸葛亮、劉備、關羽等等,但對于司馬懿,除了說最后對一統天下的功勞外,就沒有再提及很多了,其實,司馬懿的一生也是很傳奇的,先后跟曹家三代共事,最后七十歲造反,不但抓到了時機,還證明特別能忍,同時,司馬懿也是個很努力的人,能在英雄輩出的年代站穩腳跟,并穩定的發展,直至最后成功。
司馬懿原來是東漢的臣子,但后來成了曹魏的臣子,后來拿下了政權,成為了曹魏實際的掌握者,正是因為他的這些做法,才給后來的司馬氏改朝換代奠定了相應的基礎,這些是不得不佩服的,不過,有很多人也納悶,為什么很有才華的司馬懿,會選擇在七十歲了才造反呢?
造反掌權是很多人都想的,司馬懿當然不是沒想過,而且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暴露過自己的野心了。最有名的就是鷹視狼顧這個說法,很能體現出他是個能忍,又特別有野心的人,曹操活著的時候,也看出來了司馬懿的這些野心,處處都會防著他,為了能取得信任,司馬懿只好伏低做小,什么都聽話的去完成曹操的任務。
但曹操這樣的人物,怎么能不明白司馬懿的心思,就算是司馬懿做的再好,曹操還是不會松口,再加上曹操的身邊從來都不缺能人,包括程昱、荀彧、賈詡、張遼、許褚、夏侯惇等人,都是能文能武的人物,打什么樣的仗都不是事兒,所以,年輕時的司馬懿在官場的位份很低,也展現不出什么樣的才華,當然最重要的是曹操也不會給他這樣的機會。
真正重用司馬懿的人是曹丕,他在跟槽植爭位的時候,司馬懿很精明的看到了勝利者會屬于曹丕,于是站隊正確。這個站隊讓他贏得了展示才華的機會,開始一步步升官往上走。本來司馬懿就是很聰明的人,又處于這個戰亂的年代當中,只要有機會就不愁會升不上去。于是曹丕繼位以后,司馬懿就成為了曹魏政治中的核心人物,各種政務都交到了他的手上,但沒有兵權在手里。
當時的兵權還是在曹氏跟夏侯氏的子孫手里,這也是曹丕聰明的地方,知道不管在什么時候,家人都是最重要的,是能信任的,但就算是曹丕聰明,也還是在壽命面前低頭了,最終敗給了司馬懿,有的時候想要取得勝利,比的并不是驚險刺激,而是看誰能先熬死誰,只有活下來的人,才能走的更遠。
司馬懿把當時掌了大權的曹真與曹休全都給熬死了,曹丕死前留下來的幾個輔政大臣里面,就還剩下一個司馬懿,后來曹魏的人才慢慢變少了,沒有太多的人用,只能把兵權交出去,司馬懿就成為了掌兵權的人,不斷的增加自己的兵權,整個朝上就沒有能跟他作對的人了。
曹叡對司馬懿雖然有敬重在里面,但三朝元老,手里又拿著兵權,肯定是會防著的,就這樣,司馬懿又開始小心的生活了起來,就怕一個不小心,自己多年的經營全部白費,被踢出局就完了,而曹叡又是一個短命的皇帝,沒熬過司馬懿就死了,把位子留給了自己的小皇子曹芳。
曹芳只是個小孩子,對于朝政的處理是不行的,這個時候手里的大權都在曹爽的手里,曹爽雖有權,卻不是什么精明的人,司馬懿就是從他的身上找到了反擊的機會,故意做出退讓的樣子,讓曹爽放松了對自己的警惕,然后趁著曹爽跟曹芳外出祭拜的時候,發動了著名的高平陵之變,從此曹魏的政權就到了他的手里。
可以說司馬懿拼盡一生,熬死了這么多人,就是為了能有這個機會,曹操的能人多,又不把他放在眼里,曹丕看重他卻又防著他,直到最后大權都在曹家人的手里,幸好曹爽的不精明,才讓他有了機會,在七十歲的時候拿下了政權,能在這個年齡的時候,還洞察出朝廷的情況,做出準確的判斷,說明司馬懿一直都有這方面的野心。
想要拿下政權,卻總是猶豫各種問題,小心謹慎也是他的特點,所以最后選擇了百分百能勝利的突破口,年幼的小皇帝,不聰明的大臣,還有自己積攢了多年的威懾力,全部都在這個機會當中顯現了出來,這樣一個時刻保持野心的人,能屈能伸,才有了后來的成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