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疾病險,不就是出現重大疾病時保險公司給付一定的理賠嗎?多買不同的險種就會多一份保障,不是嗎?NO,NO,NO,并不是這樣的,重大疾病險的險種眾多,不是每種重大疾病都可理賠,也未必多買就會多得。接下來,二哥就給大家講講購買重大疾病險時如何避開陷阱。
陷阱一:警惕保險代理人以投保人名義提供假材料
這種情況一般是,投保人過于輕信保險代理人,把投保事宜直接委托保險代理人代辦,結果保險代理人以投保人的名義提交了假材料,出險以后投保人前去辦理理賠時,才意識到之前提交的材料與自身實際情況不符,導致無法獲得理賠。
陷阱二: 保險公司隨意更改條款致使投保人蒙受損失
不少健康險或大病險的格式條款中,均有對大病的范圍或保險費率的調整規定。如某人壽公司在重大疾病保險條款中規定:“本公司保留提高或降低保險費率之權利”,這實際上是對客戶權益造成嚴重損害的霸王條款。假設投保人以4000元/年的保費投保10萬元保額的大病保險,第二年保險公司就告知:保費上調500元,若繼續維持保單效力,就要按照4500元/年交費;而拒絕繼續交費,則合同終止。這樣無論選擇哪種方式,受損失的都是投保人。
陷阱三: 小心銀行代售的重大疾病保險產品,小心存款變保單
銀行在向客戶推銷其代售的重疾保險產品時,往往回避“這是保險,銀行只負責銷售”這個事實,卻反復強調“這是理財產品”,使得很多人誤以為銀保產品是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其實銀保產品大多保障很單一,只有投保人身故時才能獲得賠償;雖然看著收益比存款高,而且沒有稅,可是如果想提前支取,拿到的錢還不如存入時多。
陷阱四:提防保險條例中的保障范圍陷阱
保險公司注明的疾病定義與醫學臨床定義有所不同,不保范圍極為籠統,而可保疾病則注明得非常詳細,基本都是該病的最嚴重癥狀。以惡性腫瘤為例,條例中不保腫瘤僅四種,但其實這四種涵蓋范圍極其廣泛。建議,在購買重大疾病險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哪些疾病保險公司是可以賠償的,哪些是不賠的。否則,一旦出了事,保單受益人將拿不到任何賠償。
陷阱五:注意保險合同中不顯眼的小字
一些保險公司的格式合同故意把免賠條款用很小的字放在下邊甚至是背面不顯眼的地方,如果消費者沒看清,草草簽了合同,一旦出險理賠時就會遭拒,。
以上就是重大疾病險在選購時的常見陷阱,大家要多加注意。最后提醒各位,重疾險還細分了很多險種,要注意選購與自身相符、具有針對性的險種,不要盲目多買,白花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