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獅子頭乃揚州名菜,在上海也屢見不鮮,它和大排一樣橫亙于各食堂餐廳,每天午餐食堂都少不了它。在家做還是頭一回,其實他的做法跟炸肉丸差不多,只是肉餡里加了馬蹄,個頭比肉圓打了兩倍,做的時候兩只手團來團去團成一個大大的肉丸,即為獅子頭。
百度獅子頭典故
隋煬帝楊廣,到揚州觀看瓊花以后,留連江南,觀賞了無數美景。他在揚州飽筧了萬松山、金錢纜、象牙林、葵花崗四大名景之后,對園林勝景,贊賞不已。并親自把四大名景更名為千金山、帽兒墩、平山堂、瓊花觀。回到行宮之后,又喚來御廚,讓他們對景生情,做出四個菜來,以紀念這次揚州之游。
在古代,素有用菜肴仿制園林勝景的習俗。如最早的拼盤,即是宋代寺院中用冷葷拼制的仿王維輞川別墅的圖景。御廚費盡心思,做出了四樣名菜。這四個名菜是:松鼠鱖魚、金錢蝦餅、象牙雞條和葵花獻肉。楊廣品嘗之后,非常高興。于是賜宴群臣,一時成為佳肴,傳遍江南。官宦權貴,宴請賓客,也都以有四菜為榮,奉為珍品。
到了唐代,更是金盤玉膾,佳饌俱陳。這一天,郇國公宴客,命府中的名廚韋巨元做松鼠鱖魚、金錢蝦餅、象牙雞條、葵花獻肉四道名菜,并伴有珍海味,水陸奇珍。賓客無不嘆為觀止。當葵花獻肉一菜端上時,只見用巨大的肉圓子做成的葵花心,美侖美奐,真如雄獅之頭。郇國公半生戎馬,戰功彪炳,賓客勸酒說:“公應佩九頭獅子子帥印。”郇國公舉杯一飲而盡,說:“為紀念今夕之會,‘葵花肉’不如改名‘獅子頭’。”自此揚州名菜,又添了獅子頭一道,紅燒、清蒸,膾炙人口。
做獅子頭應選用豬肋條肉,手工剁成肉泥,加入各種調料拌勻。我圖省事,直接選用了絞好的肉泥。
1、肉泥里拌入鹽、料酒攪拌,邊攪拌邊加水,再給蔥姜水,胡椒、雞精攪拌,再加干淀粉,加水攪拌,打入一個雞蛋順一個方向打上勁。
2、馬蹄剁成末,加入肉餡,攪拌均勻。
3、手粘點干淀粉捧一團肉團成大丸子,入油鍋炸定型,色金黃撈出。
4、鍋里留底油,入蔥姜爆香,放香菇、黑木耳煸炒,加清水,一次加入生抽、老抽、耗油。再放入炸好的獅子頭,燜煮30分鐘
5、水淀粉勾芡,收汁,加胡椒、雞精、蔥花起鍋裝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