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物無聲,責任無界
------觀看《陽光問責》有感
廣漢市金輪中學 曾聰
一位哲人曾說:“你的內心擁有無窮的力量,能夠思考、鼓舞、希望、引導你追求任何人生的目標?!鄙頌榻逃?,更應該有這樣的清醒與自覺,以自己的良心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去指引,以自己的力量為學校的發展去添彩。如果,教育者都是麻木的、沉睡的,或者是迷失的、茫然的,又拿什么來引領學生和促進學校發展呢?通過觀看廣漢電視臺特制的節目《陽光問責》,我感覺到了,唯有責任心,才能讓學生的成長和學校的教育事業日漸豐潤、圓滿!
什么是責任心?我想從學校教育者的責任心角度來闡釋這個名詞,應該是學校教職員工由心底發出的一種自覺自愿的心態,轉化到行動上就是學校的事兒我有責任去管,有義務去做,不做違背學校規章制度的行為。從狹義來講,是一種精神、態度;從廣義來講,是校園文化在教職員工行為上的直接體現。
假如這樣的場景:一老婦女拎著一飯盒進學校,“請問,我的孫子xxx在那個班級啊?”。辦公室里,滿屋子的人都各干各的,各聊各的,或者冷冰冰一句“不知道!”,試想該老人會是如何的尷尬與憤懣!抑或這樣的場景:一學生鼻子流著鮮血行走于校園里,很多教職工都看見了,但若有這些想法:“和我無關!”,“該班主任管!”,“學校領導的事兒!”。一句關心的話都沒有,更別說暖心的行為,我們的這個學生心里該是怎樣的凄涼!如果發生較嚴重后果,其家長與社會該是如何的激憤??!俗話說:潤物細無聲。需要責任心的地方,也許并不馬上涉及學校的生存,但那些看似無大礙的小節的積累,卻往往注定了學校發展的命運。
“有什么素質的員工,就有什么素質的學校”也許并不全然正確,但試問:大家如若都有責任心,都關心學校的形象,都能積極參與,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跟進,社會、家長、上級的各項對學校教育教學疑惑(或了解)均能得到有效解決,那我們的教育還會差嗎?如果真能如此,“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滿意,讓學生滿意”的教育承諾的實現也就會不再那么困難了。個人認為,這也是“首問責任制”讓學校教育教學創造最佳效益的意義所在。首先,有利于強化教職工崗位責任意識;其次,有利于提高教職工服務及團隊意識;最后有利于提升學校社會形象。
教育,是一種講究良心與責任的職業。你可以一天天敷衍下去,也可以“有所作為”的折騰下去,但,日子總是要過的。我們要時常轉身思量:自己的一言一行,到底給學生的成長和學校教育教學的發展造成了哪些重要影響?記得有這樣一句話“你給孩子們了一個怎樣的世界,你也就給未來留下了一個怎樣的世界?!?/span>這句話雖是針對學生教育而講的,但個人覺得,它對于學校管理也說得很有道理的。如果你想改變別人,不如從改變自己做起;如果你想改變大環境,不如從小細節入手;如果你想改變未來,不如對你面前的人和事施與良好的影響。
無論你現在或將來是誰,草根?名師?大家?只要是教育者,就應勇敢直面教育的責任!
2017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