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挖鞭筍,在竹林里與蚊子大戰二百回合,一身的包,一身的癢。許是溫度太高的緣故,鞭筍難尋。卻意外地發現了一種美味。
這是一種奇怪的生物,其外形具有蟬和草兩種形態,根部是蟬的幼蟲體,花是長在幼蟲頭部約一寸長,頂端開花乳黃色,俗稱蟬花孢子粉。
竹林里,要么一朵都找不著,要么就會出現一整片。
磚家告訴我說,之所以有金蟬花,是蟬的幼蟲在羽化前被菌絲感染且寄生,遇上合適的氣溫與溫度,蟲體的營養轉化成菌絲體,繼而發芽開花,因此得名金蟬花。
挖金蟬花需耐心和細心,需得完整地挖出,如若破損就基本棄用了。滿是竹葉與竹根的竹林里,挖它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發現的第一叢花就以支離破碎而損毀。要深挖其遠離根部的土,繼而挖起整塊土,用竹枝撥去落葉與松土,輕拿輕放才行。
我帶著十余根鞭筍和十幾朵金蟬花還有幾十個蚊子叮咬的包兒回到了家。
挖它是用來吃的。有研究表明,金蟬花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勞、助睡眠等功效,它含甘露醇2%,多糖22%,氨基酸19%,腺苷0.05%,與冬蟲夏草相似。
金蟬花燉老鴨,最適合盛夏滋補取。取金蟬花6朵,用涼水將蟲體浸泡發軟,去除表面的外殼,保留蟲體及菌絲,加水適量隔水蒸15分鐘備用。老鴨用山茶油炒,置于燉鍋中小火慢燉,金蟬花及湯水一并加入后再燉5分鐘即可。
同樣,金蟬花也可與土雞同燉。這兩種做法均具有抗疲勞、助睡眠,補腎益精的效果,老鴨燉它可滋陰清熱,土雞燉它可補腎益髓。
用金蟬花炮制成藥酒,這里有個小偏方。據說金蟬花酒可以降三高,能預防痛風,能顯著提高肌體抗病毒能力。一般用自釀高度谷燒(55度以上)10斤,加入30個洗凈晾干的金蟬花(必須完整),另需加入掌葉覆盆子60粒(青果曬干),玻璃瓶置于陰涼處浸泡3個月即可。
金蟬花的效果,試試才知道。只是,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腦出血人群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