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為閨閣女兒立傳,《紅樓夢》描寫的女性人物必然不少,在文中,作者以如椽慧筆刻畫了聲容笑貌、秉賦性情各異的女子。這些女子不僅僅是黛玉、寶釵一類獨具光芒的貴族少女,連那素日默默無聞的丫頭都各有光彩,好比姿容俏麗、赤誠坦率的晴雯;又如城府深沉、罕言寡語的襲人;而若以聰敏多智、氣度超然來說,還當推紫鵑為首。
紫鵑的社會地位是卑賤的。她是賈府的家生女兒,祖祖輩輩為賈府的奴婢。然而眾多的賈府奴仆,卻都是紫鵑的兄弟姊妹。尤其是年齡相仿的那些老少房中親侍的女孩子:鴛鴦、金釧兒、平兒、襲人等等更是和紫鵑“從小兒什么話兒不說,什么事兒不做”,一起長大的貼心人。
這些淪為奴婢的女孩子,當她們處于孩提時期,正式服役之前,在她們同類姊妹的共同生活中,閑暇時戲謔、談心、蘊育著純潔的心靈和階級姊妹的情誼。在富貴榮華的賈府的一個不被人注意的下層角落,有她們極有限的一塊自由天地,使她們度過短暫的黃金時代。就是在這塊小小的土壤上,培育了紫鵑真誠純潔的情操,對自由的珍愛,和樂于助人的善良心地。
在姊妹們的互相影響下,紫鵑出落成一個極其聰明的女孩子,贏得賈母和鳳姐的賞識。當黛玉初到賈府時,賈母對外孫女兒萬般憐愛;就挑選紫鵑去伏侍黛玉。自此,紫鵑跟了黛玉。聰明的紫鵑和癡情的黛玉不久就越過了主仆的界線,結成了知己。就如紫鵑所言:
“我并不是林家的人,我也和襲人鴛鴦是一伙的。偏把我給了林姑娘使,偏偏他又和我極好,比他蘇州帶來的還好十倍,一時一刻,我們兩個離不開。....”。
黛玉死后,紫鵑悲痛之深,可以想見。作者寫她“在外間空床上躺著,顏色青黃,閉了眼,只管流淚,那鼻涕眼淚把一個砌花錦邊的褥子已濕了碗大的一片”。雖系高鶚續作,但對紫鵑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和鵑黛情誼的描繪,基本上是遵循曹雪芹前八十回的思想脈絡的。.
紫鵑以賈府丫環的身分,何以能成為貴族小姐黛玉的知己?這決非偶然,而是有他們的社會基礎和思想基礎的。
紫鵑作為黛玉的侍女,第一次交代是在第八回。黛玉到梨香院去探望薛寶釵病;可巧寶玉也在那里,說笑之間,小丫環雪雁給黛玉送來小手爐兒,黛玉便問:“誰叫你送來的?難為他費心。那里就冷死我了呢!”雪雁道:“紫鵑姐姐怕姑娘冷、叫我送來的。”雖未出場,但作者已從側面勾勒了紫鵑對黛玉細致周到的照顧來。而后面更多次描寫了紫鵑與黛玉不尋常的主仆關系。
在第三十回,因清虛觀打醮中的種種,黛玉與寶玉互相試探,發生了口角,事后,黛玉終日惆悵,抱恨悶思。 紫鵑便勸:
“論前兒的事, 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別人不知寶玉的脾氣,難道咱們也不知道?為那玉也不是鬧了一遭兩遭了!”黛玉啐道:“呸! 你倒來替人派我的不是!我怎么浮躁了?”紫鵑笑道:“好好兒的,為什么鉸了那穗子?不是寶玉只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下是?我看他素日在姑娘身上就好,皆因姑娘小性兒,常要歪派他,才這么樣。”
在這段細膩逼真的描寫里,紫鵑的聰敏、細心、善解人意,而又處事妥貼,宛然紙上。她既以寶玉對姑娘的一片真心勸慰黛玉,又委婉地批評和糾正了姑娘的小心眼兒。作者筆端帶著感情,在娓娓的敘寫中,讓讀者觸摸到紫鵑玲瓏剔透的心竅。她名分上是黛玉的侍婢,然而在情感上不啻黛玉的良師益友。
從黛玉這方面來說,她也不象封建正統的小姐、淑女如探春、寶釵那樣具有森嚴的封建等級觀念。好比寶釵的鶯兒與賈環玩牌,分明是賈環耍賴在前,寶釵也不由分說只是讓鶯兒賠禮的;而探春呢?更是對著趙姨娘稱那些丫頭不過是貓兒狗兒,好不好別理了才是。更別提讓丫頭跟自己平起平坐,說什么知心話了。然而黛玉這個貴族階級的叛逆者,她對于封建社會的禮教綱常,原是蔑視的。她尊重人的個性,如對香菱這樣一個薛大傻子的屋里人,也不拂其意,認真地去教她做詩。所以紫鵑在黛玉那里也是可以推誠談心,抒發己見,與黛玉相切磋的。
再者,黛玉無父無母,寄住在賈府,在人們眼里,不是什么正經主子。所以除了賈母疼愛以外,別人不過是應景兒,還有人多嫌她的。她住在大觀園內有時冷眼旁觀賈府一切人的舉止行為,而自己的內心卻是異常孤苦寂寞的。因此,對于紫鵑這樣一個朝夕相處、知寒知暖而又聰明解人的女孩子,自然會引為知己的。
寶琴進府,老太太見了喜歡得無可無不可的,又是命其與自己睡覺,又是賜予名貴的鳧靨裘,更在眾人面前問及寶琴的生辰八字。紫鵑這個聰明透頂的丫環對封建主子的一舉一動是極其敏感的,她猜測老太太要為寶玉定琴姑娘了,“不然,為什么那么疼他?”。在紫鵑心中,黛玉在賈母心中的地位已如江河日下,不同往昔了。今日既有欲定琴姑娘之舉,將來難保有聘娶貝姑娘或寶姑娘之患呢。因此深為姑娘隱憂。然素為姑娘投機的寶玉是否真的就心如磐石堅呢?這就是關心姑娘命運的紫鵑決定試探寶玉的動機。但身為奴婢的紫鵑,在封建禮教的層層統治下,不可能堂而皇之的去探問寶玉,也不可能推心置腹,直抒自己內心的關注,而只能用“情辭”。
紫鵑所編的“情辭”,是建立在寶黛愛情的基礎上的。對別人來說,這一番話無足輕重,但是對寶玉來說,卻不啻頭頂上響了一個焦雷,震魂懾魄。因為寶玉對黛玉由愛生情,情極而癡,到了癡的境界就好象喝醉了酒一樣,所謂如癡如醉,那時就智力泯滅,難辨真假了。聰明細心的寶玉,變成了魯愚輕信的莽玉。
紫鵑的試探, 終于使寶玉完全打開了心靈之門,傾吐了他對黛玉生死不移的愛情。這段試情余波是極重要的,它是寶玉“急痛迷心”這場大病的精彩注釋。
紫鵑之“慧”,還在她試探寶玉時,不露痕跡,雖把全家嬌貴的寶玉弄得“死了大半個人”,但事后.即使恨得“眼里出火”的賈母,王夫人和柔奸的襲人對她也無可指責。賈母流淚道:“我當有什么要緊大事! 原來是這句玩話。”而襲人,原是“滿面急怒”來指責紫鵑,后來寶玉病漸好,襲人便向紫鵑笑道:“都是你鬧的,還得你來治一也沒見我們這位呆爺”這是襲人向紫鵑表示以前對她發怒的歉意。可見她們都被紫鵑以“一句玩話”為名悄悄瞞過去了,并為寶玉一片小兒氣的稚嫩的姊妹之情感動得流了淚。而紫鵑亦紳屬天真孩氣鬧著玩,也無可深責的。
然而,紫鵑試探寶玉的,卻正是賈母、王夫人、襲人等封建主奴所深惡痛絕并日夜提防的男女之間的愛情。
拿襲人來說,她提心吊膽,日夜防范的正是寶黛之間的癡情,所以當賈政笞撻寶玉的事兒發生以后,她就乘機在王夫人面前進讒言挑撥,要變個法兒叫寶玉搬出大觀園,割斷寶黛戀情,為此大獲王夫人賞識,晉升她為寶玉不公開的屋里人,以此進一步收買襲人作為自己的心腹。日夜緊隨寶玉左右而又周旋于寶黛之間的襲人,就是王夫人的一條得力鷹犬。然而,正是在這樣森嚴的社會環境中,紫鵑卻進行了一次違背禮教的試探,并取得了滿意的答復,正在“心下暗暗籌畫”下一步措施,所以作者用一個“慧”字來贊美紫鵑的聰明和膽識是極有分量的。
紫鵑對寶黛愛情的傾心相助,是體貼姑娘的感情,但也確實寄托著自己婚姻戀愛的理想。
寶玉病愈,紫鵑回到瀟湘館,在夜深人靜后,悄悄地向黛玉說了一段知心話。她對黛玉說:“...別的都容易,最難得的是從小兒一處長大,脾氣情性都彼此知道的了。”又說:“姑娘是個明白人, 沒聽見俗語說的'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紫鵑對封建社會的世態人情和黛玉的險惡處境也有清醒的認識,所以勸姑娘趁老太太硬朗的時節“作定了大事要緊”。
黛玉畢竟是個貴族小姐。封建禮教的約束,使她不敢大膽的傾吐自己的心聲,反倒罵紫鵑的真心話為“嚼蛆”。但是,內心深受觸動,竟為之感位了一夜。在以后黛玉所作的《五美吟》中,也曲折地傾吐了自已對自由婚姻的向往,和不能婚姻自主的悲苦心情,所以她和紫鵑的心是相通的。他們對封建社會種種腐朽現象的否定,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對自由婚姻的向往是一.致的。只是紫鵑表現的坦率、明朗,黛玉表現的曲折、隱晦,不同的階級出身在她們身上留下了各自的烙印。但共同的理想和愿望。使她們建立了志同道合的深厚情誼。
紫鵑心田的純潔無私、感情的真摯執著,也是感人至深的。
紫鵑身居奴婢的地位,卻時刻關心著姑娘的命運,故而當薛姨媽笑說,要向老太太去說,把你林妹妹定給寶兄弟時,紫鵑竟然天真地忙跑來笑道:“姨太太既有這主意,為什么不和老太太說去?”紫鵑對姑娘的一片癡心,競使她看不出薛姨媽哪有什么真心去為林妹妹說親。薛家舉家進京,原就為“金玉良緣”而來。只是因為寶釵不讓黛玉認薛姨媽做娘,胡編出要把黛玉說給她混賬哥哥呆霸王薛蟠為媳婦,這是對黛玉的“極大唐突”。如果不是黛玉已被寶釵的假情假義所籠絡,并又吃了她家的燕窩,寶釵是決不敢如此放肆的。老謀深算的薛姨媽恐怕惹惱了賈母疼愛的林姑娘,所以趕緊投黛玉之所好,說了上面這一番話,穩住了黛玉對她母女們的感戴之情。
而紫鵑自上回試探寶玉后,正日想夜盼誰能替姑娘向老太太去提個頭兒,所以聽了薛姨媽的話后,以為機不可失,忙忙上去為姑娘使勁,結果被薛姨媽倚老賣老碰了回去:“這孩子急什么!想必催著姑娘出了閣,你也要早些尋一個小女婿去了。 ”紫鵑的碰壁,活畫出了她情急難辨真假、憨態可掬的逗人模樣和一片赤心為姑娘的純潔靈魂,但也因此披露了黛玉在賈府遭人計算,孤立無援的可憐處境。
紫鵑在名份上雖仍是黛玉的丫環,但在實際上,在許多事情方面,她都具有獨立的人格,她可以去插手探問黛玉的婚姻問題,也可以駁回黛玉任性使氣的命令,而照一般的禮節規矩去做,黛玉是從不介意生氣的,她們在反抗封建惡勢力的迫害上有共同的激情,在追求婚姻自由和理想生活上有共同的向往。黛玉不是象賈府主子那樣,單純把紫鵑當作丫環來使喚、而是把她當作一個人,一個同伴,一個知心的妹妹來對待。紫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孕育和發展了她的初步的民主思想,這使她更清楚地認識到賈府貴族主子們的種種罪惡,也使她具有執著的情操和堅定的斗爭性。“林 姑娘待我實在恩重如山”,這是被壓迫階級的奴婢紫鵑和貴族叛逆者黛玉在反封建斗爭中凝結成深厚情誼的莊嚴宣告,而不是主奴恩義的習慣沿用。
曾有人精辟地指出:“如果把各個人物用更加對立的方式彼此區別得更加鮮明些,劇本的思想內容是不會受到損害的”,鑒于同樣的原因, 《紅樓夢》作者寫了好幾對不相同的主奴關系,起到了互相對比映襯的作用。
好比寶玉和襲人,想當初, “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情意纏綿,海誓山盟,關系更比鵑黛深一層,但被同伴罵為“西洋花點子哈巴兒”的襲人,表面上“溫柔和順”,骨子里卻處處逆寶玉之意而行。她抑黛揚釵,妒殺晴雯。在寶玉出家后,就接受主子恩典,忙忙的嫁了蔣玉函。而這個蔣玉函,正是襲人當初所罵的“混賬人”。作者的諷刺是深刻的,襲人這個風派人物,比起紫鵑來,品格何其低劣。
在《紅樓夢》中,如黛玉和紫鵑這樣的主奴關系是不多的,只有寶玉和晴雯可以仿佛一二。晴雯美麗聰明、真誠坦率,她“補裘”、“倒篋”,勇于為寶玉作出犧牲,也勇于向封建惡勢力進行斗爭。但是她還不能完全了解寶玉的心思。紫鵑卻不同,她是姑娘的知心人,她同情姑娘的處境,理解姑娘的感情,關懷姑娘的命運,并且竭盡全力,傾心相助寶黛愛情的美滿結合,從這方面說,她也是寶玉的知心人。紫鵑對熊玉是真心一片,純潔無私,恰象一泓清泉,明澈見底。作者以傳神妙筆,描繪出不同類型的主奴關系,相映對照,美刺褒貶、異常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