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具體操作方法是:將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在穴位上,用手指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揉動按壓。每個穴位按揉100—200下,按揉時手指要有一定力度。
在進行穴位按摩時,可采用多種手法,如按摩頭部、身上兩側的穴位,可用雙手食指(或中指)分別在左右兩側對稱的穴位上按摩;按摩頭后部穴位,如風池穴,要用雙手支撐頸后,用拇指按摩;按摩下肢的足三里穴,可用雙手拇指(或食指)分別在左右腿部進行按摩。
當自我按摩無法按摩到背部膀胱經穴位,如風門、肺俞等穴位時,可采用“背部撞墻法”。具體做法:離墻15~20厘米,全身自然放松,用背部向后撞擊墻壁,達到刺激背部膀胱經穴位的作用(如果用柱角或門框棱角對著膀胱經撞擊,效果更好。)
1、風池 (足少陽膽經穴)
[定位]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目淚出,鼻淵,鼻衄,耳聾,氣閉,中風,口眼歪斜,瘧疾,熱病,感冒,癭氣。
治療風寒感冒的點穴按摩方法
2、大椎穴(督脈)
[定位]取定穴位時正坐低頭,該穴位于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主治]熱病,瘧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熱,項強,肩背痛,腰脊強,角弓反張,小兒驚風,癲狂癇證,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黃疸,風疹。
治療風寒感冒的點穴按摩方法
3、風門 (足太陽膀胱經)
[定位] 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皮支,深層為第三胸神經后支外側支。
[主治] 傷風,咳嗽,發熱頭痛,項強,胸背痛。
治療風寒感冒的點穴按摩方法
4、肺俞(足太陽膀胱經)
[定位] 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深層為第三胸神經后支 外側支。
[主治] 咳嗽,氣喘,吐血,骨蒸,潮熱,盜汗,鼻塞。
5、中府(手太陰肺經穴;肺之募穴;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的交會穴)
位置:胸前外上方平第1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6寸。
主治:咳嗽,氣喘,胸中煩滿,胸痛,肩背痛,腹脹,哎逆,喉痹,浮腫。
治療風寒感冒的點穴按摩方法
6、合谷(手陽明大腸經:原穴)
位置:手背第1掌骨與第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中點處。
主治:(主治面部一切疾病——面、口合谷收),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鼻衄,鼻淵,齒痛,耳聾,喉痛,指攣,臂痛,口、眼歪斜,咽喉腫痛,胃痛,熱病無汗,多汗,上肢病變。
治療風寒感冒的點穴按摩方法
7、曲池(手陽明大腸經:合穴)
位置:肘橫紋外側端,屈肘,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主治:發熱,高血壓,手臂腫痛,肘痛,上肢癱瘓;熱病,咽喉腫痛,腹脹,吐瀉,齒痛,癮疹,癲狂善驚。
治療風寒感冒的點穴按摩方法
8、足三里 (足陽明胃經:合穴)
[定位] 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主治] 胃痛,嘔吐,噎膈,腹脹,泄瀉,痢疾,便秘,乳癰,腸癰,下肢痹痛,水腫,癲狂,腳氣,虛勞贏瘦。
治療風寒感冒的點穴按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