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曾有神降臨,一國殷勤侍奉,卻招滅國之禍
(2019-02-24 10:36:57)
轉載▼標簽:
神靈神明虢國歷史春秋分類:
先秦有句老話:“舉頭三尺有神明。”意思就是不管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神都看得一清二楚,所以不要以為沒人看到就可以做壞事。那么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神呢?對古人而言,神的存在應該是毫無疑問的。人們不僅經常祭祀神,向神許愿祝禱,有時候還可能真的見到神。春秋時期就有一例神明降臨的事跡,而且記載在正史里。
神靈降臨
《左傳·莊公三十二年》記載:“秋七月,有神降于莘。”《左傳》是以魯國君主年表為序編寫的,“莊公三十二年”就是魯莊公三十二年,這一年是公元前662年。而“莘”位于當時的虢國境內。這個記載就是說,公元前662年,有神降臨在虢國境內的莘這個地方。
神明降臨可是大事,這是不是有什么預兆?當時的周天子周惠王就問內史:“有神降臨,這是怎么回事?以前發生過這種事嗎?”內史在周朝時是掌管王命的,且“凡四方之事書,內史讀之”,因此學問見識都很淵博,歷朝歷代的事情都比較了解。他說:“以前也有這樣的事。國家將要興盛的話,國君仁愛明察,他的德行足以上達神明,神就親自降臨,觀察他的德政并親自布施福祉。國家將要滅亡的話,國君荒淫無道,神明也會降臨,觀察他的暴虐并降下災禍。”內史應該是希望通過這件事規勸天子守德行、行仁政。周惠王又問:“那應該做什么呢?”內史說:“用相對應的物品來祭祀就可以了。他何時降臨的,按照規定,這個日子的祭祀就是這個神的祭品。”看來古人對于神明降臨的態度完全是見怪不怪了,對于神為什么降臨以及如何應對早就有了一套成法。
周惠王問神于內史
《左傳》記載神在虢國莘地待了六個月。虢公肯定非常高興而且小心伺候。他派祝應、宗區、史嚚前去祭祀,并且希望神能賜予他土地,神居然答應了。這本是讓人高興的事情,但是史嚚卻非常憂慮,他居然說:“虢國恐怕要滅亡了吧。”為什么呢?他說,“國將興,聽于民;將亡,聽于神”,神是聰明正直而且無私的,他會按照不同的人而行不同的事情,虢公不對百姓行仁政,卻去求神明賜予土地,能得到什么土地啊。周天子的內史前往虢國,也聽說虢公向神請求賜予,回來后他也說:“虢國肯定會滅亡了,國君暴虐卻聽命于神明。”
果然,沒幾年,晉獻公派軍隊向虞國借道攻虢國,估計虢公“失道寡助”,一向和虢國“唇亡齒寒”的虞國竟然欣然應允,于是虢國被晉所滅。后世稱此事為“假道伐虢”。
晉假虞途滅虢國
虢公估計至死都不明白,自己殷勤侍奉神明,竟然最后招致滅國之禍。看來還是內史學問高,應對從容。不過這里有個疑點難以解釋,周內史居然對神明降臨如此處變不驚,其他各國也居然毫無敬神之意,只有本地的虢公虔誠侍奉,太不合乎常理。有一種說法是,其實所謂的“神降臨”只是所謂的神靈附體,很有可能是莘地的某個巫師某天突然宣稱自己是某神降臨,放后世這巫師估計就會被當成騙子,不過這種事情在先秦應該比較常見,而且古人出于敬神心理多半是相信的,所以虢公才會誠心祭祀,白白讓巫師享用祭祀六個月。估計巫師吃飽喝足舒服了,隨口就答應了虢公“求土”的愿望,那自然是空歡喜一場。看來這虢公不理會民心民事,而一心侍奉巫師,亡國也確實是活該啊。
薩滿巫師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http://blog.sina.com.cn/u/5860986998)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