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前,鄭州外國語學校已經有很多的優秀學霸保送清華、北大等重點大學,在這批被保送學霸中,王安瀾卻是在清華大學保送生測試中獲得了全國第一的成績。
那她憑什么這么優秀?
其實你看看她學習的經歷,你就能明白原因了。
被保送清華大學的王安瀾笑著說,自己被清華錄取,也是出乎意外。從小學開始,王安瀾就是媽媽眼中的“普通”孩子。王媽媽對她的要求也不高,能上個鄭大就行。
但這個女孩卻從“普通”孩子,變成了他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這到底是如何轉變的呢?
1、養成專注習慣
小學六年,王安瀾都是在媽媽當老師的小學就讀,每天放學,就會在媽媽的辦公室里完成自己的作業。
王安瀾在媽媽辦公室寫作業時,有時也會有很多的小動作,比如:辦公室的老師聊天時,她會聽老師聊天,甚至會插嘴。
面對這種情況,王媽媽就教導王安瀾要專心寫作業,不要分心。就這樣天天重復教導王安瀾,當王安瀾做得好時,媽媽就會表揚。
王安瀾堅持了半個學期左右,王媽媽發現她寫作業的專注力明顯提高了不少。
有一次,去外面吃飯,王媽媽帶上王安瀾,因為時間還早,就讓她帶著自己的作業,想看一下她到底能不能在嘈雜的環境下寫作業,沒想到她能如此專注。
到后來,無論在飛機上、高鐵上,王安瀾都能夠專心致志學習。
2、充分利用好課堂的45分鐘
在不少父母聽到別人家孩子這么優秀時,心里也難免會產生一些想法:家里真有錢,不知道給孩子報了多少輔導班,孩子不知道有多少作業……
可在王安瀾這里,這種情況卻恰恰相反。作為老師和家長的王媽媽,從小就不提倡王安瀾上課外輔導班,王媽媽覺得,最好的老師在學校里,利用好課堂上的45分鐘,比上幾個輔導班都好!
王安瀾從小也就樹立了這個意識, 把課堂45分鐘充分利用,上課好好聽講,好好做作業。因為課堂利用的好,不需要額外補課,王安瀾學習上不僅輕松,上課精神也會更加集中。
對于王安瀾來說:好好聽講,好好做作業,再加上一不報課外班、二不私下增加學習任務是成為學霸的原因之一。
正真的學霸,是不會停止繼續前進的步伐!!王安瀾雖然已經拿到了清華大學保送通知書,但她依舊很忙。
王安瀾決定利用這段時間把小學時考到業余八級的鋼琴撿起來,繼續學習,同時也努力加強自己的英語。
這種優秀的學霸真的是讓我們不禁贊嘆,同時也接到北大保送通知書的董瀚元他和王安瀾也有著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自律性強。
董瀚元雖然也被名校提前錄取,但還是依舊繼續學習。在他看來,學習是一種樂趣,完全可以和外面的任何興趣班媲美。
對于董瀚元來說,學習的步伐并不會因為被名校錄取而停止,他覺得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并解決一些問題,會變得其樂無窮。
比如:坐高鐵時,當兩輛車迎面會車時,乘客會晃動。董瀚元會聯想到在物理學科中所學的知識,從而物理學科中找到答案。
面對這種優秀的學霸,自然有他們優秀的道理。
一說到教育,很多家長都會為孩子花錢請老師教文化課,甚至不惜砸鍋賣鐵,只為了讓孩子上補習班,希望自家孩子能比別人家的孩子優秀。
其實孩子不一定非得上補習班,才會優秀。
對孩子最大的影響力,在于家庭教育。
王安瀾的父母非常注意對女兒的教育,從來不會去刻意追求女兒的成績,而是選擇用最大的善意看待孩子的缺點。
王安瀾的父母是教導王安瀾:做好自己,一直讓她不要和別人比,一直鼓勵著她。當她有進步就“停止提醒”,退步時就“提醒加表揚”再來一遍。
就這些簡單的教育,使王安瀾自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專注聽講,回家認真完成作業,就已經足夠了,她 從來不去額外上補習班。
所以,父母應該學會以寬容的態度去教導孩子,不要刻意去追求孩子的成績,而是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不用盲目的把孩子送進補習班。
其實補習班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只有讓孩子踏踏實實地去學習,所有問題都學會自己解決,才能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
父母們會不會發現這么一個問題: 一般優秀的學霸,都不會死讀書,而是選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魯迅曾說過:讀書就像蜜蜂采蜜一樣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有限。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
這話,也說明了全面發展的重要性。
那么在生活中,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全面發展呢?
1、注重孩子的智育發展
父母要時時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平時單單是問一問是不夠的,必須去和孩子溝通交流。周末可以參與孩子的學習,一起看看書,做做題,方可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比如教導孩子上課要專心聽講、積極思考、主動發言、保質保量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家長面對孩子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可以與孩子溝通,和孩子一起找出原因,尋方法,讓孩子認識到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2、注重孩子的才藝
當孩子達到某個階段時,他會表現出一些才能。也許他喜歡跳舞、談論鋼琴、畫畫等。
父母這個時候,就要需要鞏固和激勵孩子的天賦技巧,讓孩子報對應的興趣班,培養孩子的才華。
學霸的形成,不一定非得報補習班,好的家庭教育和好的學習習慣,是孩子邁向成功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