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是一種記憶
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神奇畫卷
活色生香的服裝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
最為鮮活生動的形象記錄
它以非文本的方式記錄著
歷史的變遷、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
正可謂“盛世有華服”
改革開放以來的輝煌成就
可以透過不同時代人們的穿衣變化
來尋找到最為直接、細微的答案
俗話說
“不長的樹不算山,
不會繡花的女子不算彝家女。”
匠心獨具、巧奪天工
異彩紛呈、種類繁多
是彝族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
是彝族服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彝繡歷史悠久,在一千多年里,勤勞聰慧的彝家女代代相傳,不斷發展、創新刺繡技藝,創制出納蘇堆繡、聶蘇挑繡、山蘇平繡、花腰貼繡等。平繡、挑繡、編繡、堆繡為基礎針法,此外還有盤繡、繞繡、描繡、貼繡、串繡等等多種技法和長短針、套針、打籽針、拱針、三角針、辮針、倒針等幾十種針法,彝族不同支系間各有取舍與創新,大同小異,各具特色。
這些彝族地區的服飾
無論從色彩搭配還是刺繡工藝
都讓人感到驚艷
一針一線繡出來的服飾和繡片
展示著彝家女性的心靈手巧
她們把“繡的是神話,穿的是歷史”
的厚重內涵從服飾上
以“繡家譜、繡族譜”的形式傳承下來
?????
可以說彝繡在這里既是文化
也是穿在身上的歷史
是承載著歷史和族譜的文獻
?????
花若云霞的夏天
氣候怡然的夏天
喜歡不斷行走、不斷尋找的夏天
讓我們相約云南民族村
探尋更多少數民族文化的無窮魅力
?????
(本文文字或圖片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文章來源:云南民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