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歷史悠久,
陜西大地古老而神秘,是中華民族的直接發祥地之一,從人類誕生初期的
西安藍田猿人,到仰韶文化的
西安半坡遺址,再到西安藍田的華胥古國、女媧氏、神農氏,富饒厚重的三秦大地哺育了中華民族的先民;從黃帝鑄鼎,到西周定都灃鎬(今西安),從秦統一六國到燦爛輝煌的漢唐盛世,這里一直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
她猶如鑲嵌在中國內陸腹地的一顆明珠,地處東經105°29′至110°15′、北緯31°42′至39°35′之間,地域南北長、東西窄,南北長約880公里,東西寬約160~490公里。全省縱跨黃河、長江兩大水系,是第二亞歐大陸橋亞洲段的中心和中國西北、西南、華北、華中之間的門戶,周邊與
山西、
河南、
湖北、
四川、重慶、
甘肅、
寧夏、
內蒙古8個省、市、區接壤,是國內鄰接省區數量最多的省份,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區位之便。總面積20.58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3762萬人(2008年),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4%以上,境內還有回族、滿族、蒙古族等。
陜西境內第一大河為漢江,較主要的河流有黃河、渭河、漢江等。北山山脈、南山山脈(即秦嶺)橫斷陜西,將全省分為三部分。境內最高峰為秦嶺主峰太白山,秦嶺的華山、驪山、五臺山(南五臺)、翠華山都久負盛名。境內第一大淡水湖為紅堿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