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人陽臺種植,但只有少數人在小陽臺上種植出創業夢想——
以前,向春是陽臺耕種的“家庭婦男”,不過,他卻以此為據點經營起了一個有機農園。雖然目前有機農園還只有11畝半地,但是向春心里,卻藏著一個比香港嘉道理有機農場暨植物園還大的夢想。
70后的向春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2010年年初,趁著房價趨穩,向春買下了重慶九龍坡區的一套60多平米的二手房,因為買房首付已經花費不少,裝修基本上都是兩個人動手。搬到新居后,小小房間被家具和衣物塞得滿滿當當,只有陽臺空蕩蕩的,放著幾個殘破的花盆。
向春和妻子都喜歡養小動物,喜歡花花草草,兩個人開始琢磨著在陽臺上種點什么,盡管他們的陽臺只有3平方米大。最先,向春從淘寶上買了一包七彩椒的種子,把它們種在了陽臺上的花盆里。七彩椒開出來的花兒特別漂亮,而且七彩椒腌制后做小菜簡直美味無比,算是一舉兩得。
不過,向春很快又不滿足于這一點點小花樣了。他又搭了個木架子放置了十幾只花盆,上面擺的花盆里種些花花草草,下面的花盆里則種些時蔬,比如西紅柿、絲瓜、土豆等等。很好地利用起了空間。很快,絲瓜和西紅柿苗就破土發芽了,每天早上起床,看到陽臺上這一片正在生長的綠意,向春舒心的同時,也充滿了成就感。
這天,向春回家后,發現他和妻子收留的兩只流浪貓咪正在陽臺上逗趣,向春心里一驚:鐵柵欄下面有道很寬的縫隙,兩只小貓稍不注意說不定就會撲出去。這可怎么辦?向春琢磨著改造一下陽臺,該怎樣把鐵柵欄的下面擋起來又不至于太難看。他突然想到,是不是可以安上幾根水管,把鐵柵欄下面的縫隙擋住,然后在水管上鉆些洞,在里面種花種菜呢?于是,他跑去建材市場,花費290元買了兩根PVC水管、兩個彎頭和兩鏈接水管的三通,然后鉆孔、固定、填土,就這樣,一排水管菜園就生成了。
向春和妻子在打孔的PVC水管里種下桂花、小白菜、長豆角、葡萄、馬蹄蓮、萵筍、黃瓜、大蒜、絲瓜、韭菜。就像收納房間雜物一樣,向春也給水管里要種的東西來了個規劃,上面一排水管種菜,下面一排種花,春夏秋冬各種什么,他心里也早就打好了小算盤。
自己家種菜當然不會施化肥,在向春和妻子的悉心照料下,沒出半個月,兩排水管上每個洞里的植株都冒出了嫩芽,變得挺立起來。掛在鐵柵欄上的絲瓜可以采摘了;韭菜也可以割了,割了一茬很快又有新的長出來;小白菜也長大了,采摘后再種下新的;番茄紅了,蒜苗和萵筍長高了,葡萄也紫了……向春覺得陽臺上每天都是豐收季。
自從把陽臺打造成了小菜園,平時喜歡驢行的向春多了個習慣——每次他們到野外游玩,兩人都不忘搜集一些菜種或者花種。于是,陽臺上又多了許多天然的植株——木耳菜、雪皮菜、百合花……收貨后,炒炒又是一餐豐盛的菜。
雖然種了這么多東西,但是三平米的陽臺卻依然寬裕,因為這些植物似乎根本就沒有怎么占據地方,加上植物都是靠邊生長,既不影響晾曬衣物,也不妨礙向春再在陽臺上給貓咪們打造幾個安樂窩。
有一陣子,他們根本不必去菜市場買菜,家里的辣椒、小白菜、萵筍等等足夠這對小夫妻吃的了。朋友們見他們有純天然無污染的蔬菜吃,也紛紛跑來嘗鮮,向春的妻子說:“現在只有放心的蔬菜吃,什么時候我在陽臺上再種點青草,你們牽頭牛來給我養在陽臺上,那樣我們就有放心的奶和肉了!”
妻子不過一句玩笑,向春卻當了真。向春心里,一直有一個有機農園的夢想,多年前,他到香港時,曾經去參觀香港的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那里不僅僅是一個有機農場,還是一個人工建造的植物園,在它148公頃的土地上,有著一套鄉土樹林及苗圃、再生能源及有機資源循環系統等的齊備設施,從那時候開始,向春就一直想在重慶復制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的理念。
如今妻子提出養牛,一下子激發了向春心里的那個夢想——要養牛,自然需要更大的場地,向春想,干脆做一個有機農園!向春給自己要做的有機農園取名為花開四季有機農園,花開四季意味著常年都有讓人喜歡的花花草草和綠色時蔬,而有機農園的叫法也是向春特意提出的,因為他要做的不僅僅是一個出產綠色蔬菜的有機農場,而是一個像香港嘉道理有機農場暨植物園那樣,既有綠色的苗圃,也要有花草和綠色林木。
想好了要做的事業,向春開始去物色有機農園的地址。經過一個多月的踩址,向春選中了靠近重慶中梁山的一塊土地。因為靠著中梁山,整塊田地負氧離子含量特別高,空氣質量非常好,而且常年氣溫比市區低兩到三度,這樣的耕種環境讓向春覺得特別舒心;而且有機農園的選址三面環山,其中有一條小山梁穿越其中,“溪水清澈而終年不斷,溪邊有很多原生的溪流植物,郁郁蔥蔥,在重慶,已經很難看到原生的小溪了,這也是我鐘愛這塊地方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最重要的原因是,這塊土地已經閑置了五六年以上,以前施用的農藥化肥已經完全降解,非常適合用作有機耕種;而且可以從旁邊的小溪引水建造一條水渠,天然灌溉。
就這樣,這11畝半田就這樣成為了一個有機農莊的前身。向春為花開四季有機農莊設定的發展方向是:有機農耕、自然保育,除此之外,還包括環境教育、自然體驗、生態旅行、工作假期、減壓訓導、野花馴繁等等內容,在他心里,后者是他更加注重的發展內容。
2011年秋天,在整理了田地,劃分好栽種內容后,向春開始籌劃有機農園的第一次生態旅行活動。
從小在大山里長大,向春的童年經歷充滿了歡樂,打醬油、買老酒,到田里捉蛐蛐、摘野果,那是童年里的樂事。但是現在的70后、80后慢慢隔絕了與土地田園的那份天然的聯系,泥土的氣息和蔬果的芬芳已變為兒時的回憶。而且這代人的下一代,更是無緣土地。
想到這里,向春有了點子:生態旅行,就從兩代人一起“歸園田居”開始,讓“70后”、“80后”的家長們帶著他們的孩子到花開四季有機農園參與耕種大豆、喂養小動物、田間拾趣、種菜能手、廚藝比賽等親子活動。
設定好了活動內容,向春在天涯重慶版、豆瓣網等同城活動網站上發起了第一次活動召集。因為有機農園所處的環境很不錯,加上活動內容特別有意思,許多家長都很感興趣,第一次活動就召集到了20多個家庭,加上孩子有50多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