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和父母的關系
問:人都希望得到愛,但是也都希望得到自由,實現理想,這樣就會和父母有一些沖突。我想問的是,真正想做自己的事情,又和父母有沖突,怎么辦?
周國平: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溝通是雙方的問題,你父母也有責任。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的責任更大一點,長大了以后,你自己可以積極主動一點。我不知道你們溝通的問題具體出在什么地方?這是中國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普遍問題,溝通太少,缺乏平等討論問題的氛圍。我想你可以嘗試著主動和他們談心,求同存異,在家里慢慢地形成這樣一種氛圍,好嗎?
問:我很羨慕您的女兒,我小的時候和父親交流比較少,感覺比較可怕,現在長大了有什么事情也不喜歡和他說,怕他擔心。我想問,這樣因為怕家長擔心而不告訴他自己的近況是不是對?
周國平:如果我是你的父親,我一定希望你能告訴我。當父親普遍是這樣的心理,孩子長大了,尤其是女兒,特別希望父女之間能談心,做知心朋友。也許因為中國家庭的習慣,或者個人的性格,或者面子,父親往往不是特別主動。但是,我相信他在那里期待,做父親的其實都會有這種期待的心理。所以,你要主動一點。我告訴你一個秘密,隨著孩子長大,父母和子女之間的交流,主動權會越來越轉移到子女的手里,長到像你這樣的年齡,主動權已經在你的手里了。所以,你不妨走出第一步,去試一試,我相信你的父親一定很高興。
問:有的人小時候受到父母的打罵、指責、貶低等虐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問題,長大后對父母有很多怨恨,您認為應該如何處理和父母的關系呢?
周國平:中國有些父母要求孩子絕對服從,所謂聽話,不聽話就打罵,孩子心中留下了創傷。要消除怨恨,對父母寬容,需要有比較高的立足點,認識到父母當年這樣做,是受了錯誤觀念支配,或者是因為生活負擔重、個人境況不順等原因,所以應該同情他們,而不是怨恨。
問:我大學在合肥,女生,今年剛畢業。父母雖然沒讓我有經濟壓力,但從小很少有精神上的關懷,時常吵架,家庭不和睦,讓我想逃離。我說的話又不起作用,經常一個人偷偷地哭,只有看你的書來安慰自己,尤其是那些關于親情和教育的書。我知道他們也是愛我的,但我不知道怎樣讓我的家庭好起來,我也想擁有一個幸福充滿愛的家庭。我畢業以后還要回家嗎,還是離開這個家庭獨自一人?請給我指點。
周國平:家庭不和睦,你要不要離家獨立。我認為,不管家庭是否和睦,你這個年齡都應該有一個先疏離后回歸的過程。這是心理上的斷奶,你要開始獨立地走人生之路了,這個時候最好盡量排除來自家庭的負面的——常常是正負不確定的——干擾。我的女兒現在讀大學,她很有獨立意識,自己闖天下,我未必理解她的一些具體做法,但支持她的總體追求。你想讓你的家庭好起來,我懂你的心情,你不妨推薦你的父母讀你提到的那些關于親情和教育的書,或許他們也會得到啟發。不過,他們畢竟是成年人,你只能力所能及地影響他們,能影響多少是多少,盡力了即可安心。
問:從高中起我就開始讀你的書,一直到現在的大學快結束了,仿佛遇見一個知心好友。你在傳記里寫到,你父親有些許的家庭暴力,打你的姐姐和弟弟,你總是拿本書走出家門作無聲的抗議。其實我父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和弟弟無一幸免,高中時候的青春期是我和父親沖突最多的時候,爭吵和暴力充斥在我家里,那時候的我異常苦惱。即使在前年的一個寒假里,我父親無緣無故打我家的狗,我突然受刺激抱著他,不讓他打狗,然后發瘋似地控訴我小時候被他打的事,我爸很憤怒地回應我,說他打我是為了教育我,對我好,而我長大了翅膀硬了就反了,又挨了一頓打。這件事后,我感覺自己和父親完全不是同一世界的人,無法交流,他完全不理解家暴帶給我的傷害有多大。幸好遇見你,才沒讓我走向極端,通過讀你的書,明白我們需要一個很高的視角去看人世間的自己及自己的一切遭遇,我看到了父親小時候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才成了他如今的模樣,油然生出同情感,對他的怨恨少了很多。但是,我和父親的隔閡是很難化解了,我現在很困惑的是怎么和父親相處下去?
周國平:讀我的書,你覺得遇見了一個知心好友,這真好,我認為是讀我的書所能夠有的最好狀態。你的確有心得,比如說,面對家暴的父親,你能站在高處看他以及你自己的遭遇,因而沒有走極端。不過你仍為如何與父親相處下去而困惑,我的建議是,一盡力而為,二順其自然。盡力而為,因為他是你的父親,你要幫助他。亊實上暴躁性格和家暴行為的受害者也包括他自己,甚至首先是他自己,他因此失去了人生某些寶貴的價值,例如寧靜歡欣的心情、和諧的家庭氛圍、子女的敬愛等。
你不妨嘗試給他寫信,或者和他深談一次,在你的誠懇面前,他端著的架子也許會放下。盡力而為之后,則要順其自然,因為他畢竟是另一個人、另一個靈魂,他能否改變,改變多少,不是你能決定的。不論處在多么親密的關系之中,包括親子關系,夫妻關系,都不要忘記一個重要道理,就是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靈魂,這樣亊情就簡單了許多,不會對別人強求,也不會強求自己給別人做力不能及的亊。暴烈的脾氣是難改的,尤其難以靠勸說改變,往往要靠亊實的教訓或歲月的磨礪。你能改變的終歸有限,估計年歲會使他變得溫和一些。你看蘇格拉底,他這么聰慧,也改變不了老婆的暴烈脾氣,于是就對之持一種寬容和調侃的態度。面對親人不可改變的缺點,我們都應該學一學蘇格拉底的哲人風度。否則,你還能怎樣呢?
如何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好一生
假如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該去做什么,就去讀那些好書,和那些偉大的靈魂及先賢的智慧進行交流探討,也給自己打一個好底子,在世界中培養一份自己的定力。
周老師特邀名家,在5本經典中,一起品味人生,成長自我,掃描上方圖片二維碼,即可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