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中醫的千古名方
--逍遙丸或加味逍遙丸
九牧林醫家導讀:中醫里有個叫逍遙丸方子,是千古名方,在現代社會里用處挺多。逍遙散方,由柴胡、當歸、白芍、白術、茯苓、甘草、薄荷、生姜組成。古時用法,是將前六味藥研成粉末,用生姜和薄荷與藥粉煮,去渣喝汁。
逍遙丸方功能與主治,是疏肝解郁,健脾養血,清熱調經。由是有很多人誤認為屬于女性專利。其實,看法不全面。中醫認為肝郁、脾虛、血虛這三方面問題,逍遙丸或散方都可以使用,無須區別男女。古時逍遙散方,就沒有分成男女,屬通用方子。倒是今人卻慢慢變成像從屬于女性的用多了。實際上,不必要顧忌,無論男女屬于上述情況均可用。
一、女科圣藥逍遙丸
在宋朝時候,皇帝非常重視醫藥。建國初,兵荒馬亂,老百姓疾病多,身體狀況不好,宋朝皇帝建國后,非常想讓社會穩定、休養生息,讓百姓逐漸恢復元氣。所以,非常重視醫藥。重視到讓百姓獻方,因為時政重視醫方,認為只要掌握了醫藥方子,治病的鑰匙就找到了,社會很多人收集秘方,各種有效的方子。皇帝讓百姓獻方,方多了給錢,甚至給官做。所以宋代搜集了大量的醫方,比如,著名文人蘇軾,就搜集很多方子。另一個科學家沈括,也搜集了很多方子,倆人方子合起來,出本書叫《沈蘇良方》等。當時整個朝廷到民間都有這風氣。宋朝做得非常好,把方子搜集出后,整理出大型書。其中《太平惠民合劑局方》就是其中一部。
《太平惠民合劑局方》這部書是皇帝命令,由太醫局編寫,經過不斷修訂,到南宋時還在增補。如今使用的很多名方,均出自此書。比如牛黃清心丸、蘇合香丸、紫雪丹、四物湯、藿香正氣散等,其中就有下面所說逍遙散。
逍遙丸的逍遙,意指“自由自在,不受拘束”,《莊子》有“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之說,令人神往。顧名思義,這“逍遙丸”還真能讓人快活起來。
女性性格內向,容易因為家庭、社會的壓力產生焦慮、煩躁,抑郁,導致肝疏泄功能失常。由于肝主疏泄,肝藏血的原因,所以女性除了表現出容易急躁、胸脅脹痛、情緒抑郁、容易沒事就嘆氣等,還可能出現乳房脹痛、經行腹脹痛、月經不調(主要是月經后期、量少)等癥狀,所以婦科常用逍遙丸(散),來治調這種肝疏功能失常的癥狀。
清代名醫葉天士贊其為“女科圣藥”。
逍遙丸
組方:
柴胡、當歸、白芍、白術(炒)、茯苓、薄荷、生姜、甘草(炙)等。輔料為飴糖適量。
功能:用于肝郁、血虛、脾弱所引起的脅痛、郁證、低熱、乳癖等。
逍遙丸是臨床調和肝脾的常用方劑,在婦科病中應用極為廣泛,能疏肝養血、解郁清熱,最適合于肝郁血虛、郁久化熱之證,臨床若能悉心辨治,運用于與月經有關疾病的治療,能取得很好的療效。
二、逍遙丸與加味逍遙丸
逍遙丸
組方:柴胡、當歸、白芍、白術(炒)、茯苓、薄荷、生姜、甘草(炙)等。
加味逍遙丸(即,丹梔逍遙丸)
組方:由逍遙丸加上丹皮、梔子二藥組成。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載由“逍遙散”基礎上加丹皮、梔子二藥。
功能:用于月經不調、潮熱自汗或盜汗等癥的治療。
三、注意適應逍遙丸的人群
但注意并不所有人都可以吃逍遙丸,有特定的人群。適應吃逍遙丸的人群有下幾種。
口服避孕藥所致的月經失調的女性。“快樂有時是有代價的”,門診里經常遇到因口服避孕藥而致的月經失調患者來求醫,此種類型的月經失調,大多同時伴有惡心、嘔吐、厭食、乏力、頭暈、嗜睡、抑郁、煩躁、易怒等不良反應。
上述癥狀符合中醫學肝郁脾虛證候,一般推薦用逍遙丸施治與預防。
“郁悶”,引起的月經先期、月經過多、經行吐衄、崩漏的女性。郁悶可導致肝氣郁結,氣滯血瘀,常可引起月經不調。若郁久化火,熱傷沖任,則可出現月經先期、月經過多、經行吐衄(通常多見是鼻血)、崩漏等癥。
可選用加味逍遙丸(逍遙丸加丹皮和梔子)來疏肝養血、解郁清熱。
很多人認為:這個逍遙丸,就是女性的專利,是調經用的。其實,這是不全面的,只要是有肝郁、脾虛、血虛這三個問題的人,其實都可以用,無論男女。
在古代醫書上,也有不少關于男性使用逍遙散的醫案。在明代李士材就治療過這樣的患者,有一名男子渾身發熱,并且咳嗽得十分嚴重,請了不少大夫來看,有的用金匱腎氣丸補腎,有的用化痰的辦法治肺,都沒有什么起色,最后請來了當時很有名的醫生李士材,在《這才是中醫》里面寫的李中梓。李士材分析這個患者的發熱、咳喘,實際是因為肝氣不舒引起的,這在中醫叫肝木反侮肺金,肝氣不舒,很多時候還會引起肺經的問題。那么李士材用逍遙散,然后加了點牡丹皮,服了兩副藥,這個咳喘馬上就止住了,可見其用方之高明。
實際上,古代無區分男女,古代也確實用于醫治女子癥狀,卻不區分男女性別,屬于男女通用的方子。現在的人,卻慢慢給逍遙丸圈定為女性用藥。其實原因可能是女性用多了。實際上,不必要這個性別的顧忌,無論男女,只要出現有上述的情況,都可以用逍遙丸這藥。
四、丹梔逍遙丸或稱加味逍遙丸新用
今天,有可能用到逍遙丸或加味逍遙丸的地方太多了,因為人的情緒太容易受到影響。但必須清醒的是,藥物只是在我們身體無法渡過難關的時候拉上一把,我們不能靠藥物活著,真正想要沒有問題,還要靠自己的調節能力。
很多時候心情困苦,是因為自己沒有想清楚,不會擺脫負面情緒,結果自己陷在里面,無力自拔,最終導致了身體的受傷。
丹梔逍遙丸,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所載“逍遙散”基礎上加丹皮、梔子二藥組成。
方藥組成為丹皮、梔子、柴胡、芍藥、當歸、茯苓、白術、甘草,用于月經不調、潮熱自汗或盜汗等癥的治療。
多年的臨床實踐中發現,該藥用于更年期綜合征、抑郁癥、慢性乙型肝炎等多種疾病的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
更年期綜合征多由肝腎虧虛、陰陽失調所致,臨床表現為急躁易怒、心煩失眠、潮熱汗出。對此病,西醫主張使用激素替代療法,中醫多從滋補肝腎入手,但西醫主張使用激素療效不甚滿意。
不少病人使用激素替代療法,用藥后出現痞滿、兩脅脹痛等癥狀,其原因為此證兼有肝郁化火、氣滯不舒之病變。
丹梔逍遙丸中丹皮、梔子清熱除煩,柴胡疏肝理氣,一般使用兩周后即可明顯見效。鞏固治療一月后可愈。
抑郁癥當今社會競爭激烈,生活壓力加大,抑郁病人日漸增多。類病人常見癥狀為悶悶不樂,對日常事情喪失興趣,自感頭暈乏力,胃脘不舒,胸悶氣短等,甚至堅信自己患了某種疾病,到各醫院求醫,但各項檢查指標均為正常。
應用丹梔逍遙丸清心除煩,舒肝解郁,方中當歸、白芍有助肝之條達功能,故具有穩定病人情緒,減輕癥狀之作用。與抗抑郁劑相比,該方沒有依賴性及副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病人常感情緒不暢,并伴有肝區疼痛、面色萎黃、失眠多夢等癥,或有輕度肝功異常。
中醫認為,肝為“剛臟”,性喜柔潤。方中當歸、白芍養血柔肝,舒肝理氣而不燥;丹皮、梔子清熱涼血,且有健脾化濕功能。全方調理氣血,舒肝健脾,對肝郁脾虛型乙肝療效滿意。有關研究表明,此方能減輕肝細胞變性、壞死,降低轉氨酶,對試驗性肝損傷有保護性作用。
中醫認為,異病同治是中醫的優勢所在。以上三病雖病種不同,但同屬肝郁脾虛兼有郁熱之證,故用舒肝理脾清熱法治療,均能取效。丹梔逍遙丸是在古方基礎上加減而成的著名的舒肝理脾常用方劑,可廣泛用于臨床各科疾病的治療。如治療乳腺小葉增生,可加丹參、郁金、川芎、夏枯草等;治療肝脾腫大,加鱉甲、牡蠣、丹參等……只要符合肝郁脾虛、血虧郁熱證,應用本方加減,均能收到很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