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投身石油業,還有前途嗎?
未來30年,石油會衰落嗎?
新能源是否會取代石油?
在當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人們無時不在關心這些和石油有關的問題。而與此相關的一份權威研究,剛剛出爐了。
能源 技術展望 BP
共1800字|建議閱讀時間4分鐘
文|子竹
9月4日,BP集團在北京發布了《BP技術展望》(下簡稱“《展望》”)中文版。BP的能源專家通過對全球大量能源技術的研究分析,展望了到2050年,科技進步對全球能源版圖產生的潛在影響。
《展望》研究結果表明,在未來30年,現代社會依舊難以離開石油天然氣資源。而為了滿足人類的能源需求,油氣行業還需要大量投資。
石油Link在發布會現場訪談BP首席技術官David Eyton
對于石油行業的未來,《BP技術展望》提出了一些非常有趣的觀點和結論。石油Link據此整理出了9個趨勢預測,供廣大能源從業者參考。
1. 不用擔心石油會枯竭
長久以來,擔心資源會枯竭,是公眾對石油業最主要的憂慮之一。然而研究卻表明,地球上的石油資源還相當豐富,至少在未來30年,你都不需要擔心石油枯竭的問題。
《展望》的研究表明,目前全球發現的油氣資源為55萬億桶油當量,按照目前人類的技術水平,其中10%可被開采,即4.9萬億桶。
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到2050年,《展望》預計這一數字將增加到7.3萬億桶,遠遠高于2018~2050年人類對油氣消費的預計需求(1.8~2.5萬億桶)。
2.新能源還不會取代石油
《展望》研究預計,按照人類現有科技的發展速度,到2050年,新能源無法滿足全人類的能源需求。
即便考慮《巴黎協定》政策對油氣生產的消極影響,油氣行業未來每年依舊需要約6000億美元的投資。
并且,由于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具有間歇性,天然氣發電將成為新能源利用重要的后備補充。《展望》指出,到2050年,天然氣的需求依然強勁。
3.石油會越來越“便宜”
得益于技術的進步,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的成本將不斷降低。《展望》預測,到2050年,油氣平均生命周期成本有望降低30%。
根據《展望》提供的數據,到2050年,頁巖油、油砂的桶油成本,有望降至50美元/桶以下;超深水石油、北極近海石油等的桶油成本,有望降至25美元/桶以下。
石油開采成本預測 (點擊可看大圖)
4.太陽能、風能很有前途
《展望》指出,技術進步將讓太陽能、風能捕捉成本實現可觀下降,使其競爭力與日俱增,發展迅速。尤其是風能,預計將成為北美、歐洲、中國最低價的新增電力來源。
《展望》的計算表明,風力發電的全球累計產能每翻一番,其平均成本將降低19%;太陽能模塊的全球累計產能每翻一番,其平均成本將降低23%。
5.電動車將引領交通行業變革
《展望》研究指出,電動車的確可能引領人類交通出行的變革。《展望》指出,現今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幾乎是內燃機汽車的兩倍,但到2050年,電動車的成本有望下降一半,與內燃機汽車相抗衡。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展望》指出,汽車的電氣化發展具有很大不確定性。不確定因素包括電池成本、續航里程、電力需求等。2050年全球汽車數量預計增加到26億輛,其中純電動車數量預計處于幾億輛到十幾億輛之間。
電動車成本30年后有望匹敵燃油車 (點擊可看大圖)
6.能源數字化技術將大放異彩
從《展望》研究結果看,數字化技術是極有可能讓石油行業發生大變革的技術。而現在,石油行業數字化發展僅處于初期。
數字化不僅可以助使人類發現和開采更多石油,還能夠降低石油開采成本,降低人類對能源的需求量。《展望》預測,到2050年,油氣行業有25%的增量和三分之一的成本削減是通過數字化實現的。
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光保真等數字化相關技術在石油行業的應用前景,令人期待。
7.能源效率技術可能是一場革命
有研究表明,通過更高效能技術的普及,可減少全球高達40%的一次能源消費,而這些技術中有許多目前已經問世了。
《展望》對35項技術進行了分析,指出在汽車、火力發電、家庭用熱等14個領域,能效技術擁有巨大應用潛力。在這些領域采用能效技術節能,不僅利于減少碳排放,還將產生巨大經濟效益。
8.儲能技術發展是實現能源轉型的關鍵
在當今能源行業,儲能技術擁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事關電動車、新能源行業發展的成敗,因此引發了非常多投資者和研究人員的關注。
《展望》指出,電力儲存技術正迅速發展,尤其是高能電池。到2050年,除了當下迅速發展的鋰電池,具有競爭力的方式可能包括壓縮空氣儲能和鋰電池、金屬空氣電池、固態電池和液流電池。氫也是一種重要的儲能方式。
9.現在是投身能源行業好時機
盡管面臨著種種難題,《展望》仍指出,當今正值投身能源行業的大好時機。因為世界人口的增長,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能源需求依舊在增長。
面對需求增長和碳減排兩大挑戰,全球能源行業將持續轉型,而技術發展將成為這一轉型的重要推力。
總體而言,有五個領域的技術發展值得重點關注:能源效率、數字化、可再生能源發電、能量儲存、脫碳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