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MTX)是類風濕(RA)治療的基石藥物,是目前最重要的合成類DMARDs(抗風濕藥),即使在當今生物制劑靶向治療的時代,MTX仍不可取代地成為治療RA的首選藥物,并作為多數臨床試驗的 “金標準” 藥物。
2008年美國風濕病學會制定的 “RA 治療推薦” 中將MTX列為一線用藥,建議無論患者的病情、病程及預后如何,均應首先考慮應用MTX,除非有禁忌癥或不能耐受。
2010年歐洲風濕病聯盟更是在RA指南中提出,MTX是治療RA的首選藥物,且用“錨藥物”一詞強調其重要性。
2015年美國風濕病學會的RA 治療推薦中建議,無論早期RA還是長病程RA,MTX仍是多數患者起始治療選擇,即使是對于DMARDs療效不佳的患者,使用生物制劑聯合MTX仍是重要的治療選擇。
MTX的有效性、安全性、低價性,加上數十年風濕免疫性疾病治療的經驗,使它成為了風濕免疫科的“神藥”。
MTX的抗風濕藥理作用,是通過降低腺苷合成酶活性,從而抑制DNA的合成,減少中性粒細胞的趨化作用,減少可溶性白介素2受體的產生,抑制病變部位的細胞增殖,抑制炎癥部位的單核細胞功能,從而起到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改善和延緩病情進展。
MTX治療RA的統計數據顯示:20世紀90年代前,很少有患者使用MTX;90年代初,多數患者接受金制劑、抗瘧藥和柳氮磺吡啶,僅2%-4%的患者使用 MTX;到90年代中期,MTX的使用率上升至30%左右;21世紀初,使用MTX的RA患者達到50%以上,2005 年后高達 63%-82%。這些數據,無可辯駁地證明了風濕科醫生和患者對MTX療效的肯定,MTX已成為治療RA的基石藥物。
歐洲風濕病聯盟提出,對于未用過DMARDs治療的早期 RA 患者,MTX單藥治療的效果肯定,其臨床療效從未被其他合成類DMARDs超越,也未被單藥TNF抑制劑治療所超越。
MTX 安全性較好,故可以長期使用。
長期使用 MTX 的患者與未使用 MTX 的患者比較,死亡率和心血管病的發生率均較低,感染發生率也無明顯增加。
有RA回顧性研究顯示,MTX的療程為3個月至8年,MTX治療2年后有89.4%的病人繼續用藥,這時MTX的積累量已達到4249mg,可見小劑量MTX治療風濕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小劑量的MTX治療很少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常見的不良反應有胃腸道癥狀、肝毒性、骨髓抑制等等,積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預防及減輕不良反應的發生,葉酸對MTX不良反應有防治作用。
有患者擔心MTX的感染和遠期致癌作用,然而,與抗癌作用相比,MTX在抗風濕治療時所需的劑量是非常微小的,小劑量MTX主要起抗炎作用,國際上已有許多大樣本和長期的隨訪研究顯示,每周15mg以下的MTX并不增加感染率,也未見增加癌癥的發生率。不過,對于已經有感染癥狀的病人,還是需要慎用MTX。
市面上的MTX每盒大概100片,價格在100-200不等,也有其他不同規格,但整體計算下來,服用MTX每周僅需幾塊錢,相對其他藥物,顯得非常低廉便宜。
我國專家建議,使用MTX治療的核心原則是:
①選擇MTX治療前應評價其發生不良反應的危險性,如飲酒史、肝炎史、HIV感染史等,并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胸部X線等,如不良反應風險較大則應慎重考慮。
②MTX治療RA的起始劑量為10~15 mg/周,根據患者臨床反應和耐受性可每2~4周增加5mg,直至20~30 mg/周。上述MTX劑量比小劑量(<10 mg/周)治療RA療效更佳,且不良反應增加不顯著。
③對使用MTX的患者,強烈推薦每周至少給予5mg葉酸。
④MTX開始使用或劑量增加階段應每1~1.5月查1次血常規和肝腎功能,劑量穩定后每1~3月檢查上述指標1次。在使用MTX過程ALT或AST升高3倍以上則應停用,待肝功能恢復正常后再從小劑量開始試用。
⑤MTX 安全性較好,故可以長期使用。
⑥未接受DMARDs治療的患者,若考慮單藥治療則應選擇MTX;如考慮聯合治療,則應采用以MTX為核心藥物與其他DMARDs聯合治療方案。
⑦RA患者進行擇期關節手術期間,使用MTX也是安全的。
⑧準備要孩子的患者,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均應在受孕前3個月停止使用MTX,妊娠和哺乳期的婦女不應使用MTX。
MTX擁有著強大的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因此被廣泛應用于風濕科疾病的治療,適用于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銀屑病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發性肌炎、血管炎等等疾病。
2013年EULAR對于RA的推薦治療中,強調MTX作為首選一線用藥,在此基礎上,根據患者病情選擇是否聯合其他傳統合成DMARDs,僅當有MTX的禁忌癥或患者不耐受時,才考慮納入其他藥物。
因此,除去MTX的禁忌癥與不耐受以外,廣泛的風濕病患者都適合MTX的治療。
國際上統一認為,MTX是最經濟、有效、安全的傳統DMARDs,其治療作用最強,副作用最小,適用范圍廣,是風濕科疾病的一線藥物,是單藥治療與聯合治療中的基本藥物,且適用于長期治療。
至今為止,MTX在風濕病上的“正宮”位置,是其他藥物無法動搖的,非常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文.談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的基石藥物:甲氨蝶呤[J].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反應雜志,2010,4(04):247-248.
[2]Roberto Alfaro-Lara,Hector Fabricio Espinosa-Ortega,César Alejandro Arce-Salina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eflunomide and methotrexate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 Reumatologia Clinica,2019,15(3).
[3]秦娜,魏立偉,劉曉紅,張虹.抗風濕藥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循證藥學評價[J].實用醫學雜志,2016,32(20):3446-3448.
[4]楊爽,彭蘭馭,牟茂婷,高永翔.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A2):115-116.
[5]Riksen NP,Barrera P,van den Broek PH,et al.Methotrexate modulates the kinetics of adenosine in humans in vivo[J].Ann Rheum Dis,2006,65:465-470.
[6]Furst DE,Koehnke R,Burmeister LF,et al. Increasing methotrexate effect with increasing dose in the treatment of resistant rheumatoid arthritis[J].J Rheumatol,1989,16:313-320.
[7]梁柳琴,楊岫巖.甲氨蝶呤:安全、有效、價廉的抗風濕藥──風濕性疾病治療學(5)(待續)[J].新醫學,2001(05):30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