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完整讀過《資治通鑒》原文,只從頭到尾讀了李伯欽的《文白對照資治通鑒》白話部分,以及零散讀了其他人的白話版。
我認為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和讀書人,讀《資治通鑒》就沒必要讀影印本了,一來價格太貴,二來沒有標點符號不方便閱讀。
如果你古文不錯的話,就讀胡三省注繁體豎排版的,若像我一樣只是為了從中收集寫作案例,或者為了了解那段歷史,讀簡體橫排的白話版即可,沒人指責你不能這樣讀。
當然,假如你是歷史學專業本科生,只讀白話版可能被較真的老師罵,碩士博士的話可能被一票否決,讓你畢不了業。
閑話少說,我們普通讀者讀哪個版本的白話《資治通鑒》更好?
其實張大可譯注的繁體豎排《新譯資治通鑒》40卷更優秀,只不過這套書太貴了,目前在京東售價是4000多,新版標價是6000多,一般人舍不得買。
我手上只有一冊,是以前在中華商務旗艦店湊單買的,注釋詳盡明確。
我拍了書里的幾張圖,大概是這樣的:
不過這套書沒有地圖,是比較遺憾的地方。有條件的話,你可以買一套八卷本的《中國歷史地圖集》配合閱讀。
另一套比較好的版本是陜西人民出版社十卷本的《資治通鑒新注》,可惜現在絕版了,在孔夫子都賣2000以上,復印本也賣到300。
目前這套書在微信讀書可以免費閱讀,我買的是盜版的紅色封面36冊。如果你喜歡柏楊的文風,還是值得一讀的。
目前在網上賣得比較好的是未完結的《華杉講透資治通鑒》和《資治通鑒熊逸版》。
前一套相對簡單,很多事情都略過去了,而熊逸則講得太細,各取所需吧。
我建議在讀一些雜七雜八的白話版《資治通鑒》之前,最好花時間通讀一遍比較權威的版本,比如張大可的《資治通鑒白話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