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證-人-方】學習總結 )
麻黃證有三點
1、發熱惡寒、頭痛、骨節痛、身痛; 2、無汗、咳喘、鼻塞; 3、浮腫,小便不利。
(一)、麻黃人,黃胖或黑胖。
(二)、外觀特征:體格壯實,肌肉發達或肥胖,面色黃暗或有浮胂貌皮膚較粗糙,干燥。腹肌有彈性,腹壁脂肪較厚,脈象有力,唇暗或紫紅,舌體偏大,舌淡紅。 (三)、好發癥狀:易閉汗或汗出不暢,易受寒,易喘,易鼻塞流清涕,肌 肉酸重感,全身困倦感,感覺不敏感,反應較遲鈍,身 體沉重感,有浮腫傾向。
(四)、類方點睛
1、麻黃湯
A、惡寒發熱、頭痛身痛; B、無汗而喘; C、脈浮緊。
2、麻黃附子細心湯
A、無汗、惡寒感明顯、發熱或不發熱 B、精神萎靡、倦怠感明顯、面色晦滯而缺乏光澤、手足冷 C、脈沉弱、或沉細、或沉遲; D、舌質淡、苔白潤。
3、小青龍湯
A、咳喘,痰液呈水樣或黏液性,量較多,或鼻塞、打噴嚏、流清水樣鼻涕 B、惡寒,特別是背部有顯著的冷感,發熱或不發熱,平時無汗,咳喘時可有汗出; C、苔白滑。
4、麻杏石甘湯
A、發熱,汗出時多時少,體溫或升或降,口渴; B、咳喘,甚而氣急鼻扇,胸悶; C、脈滑數,苔薄膩較干。
5、越婢加術湯
A、發熱、惡風、汗出或多或少、口渴; B、浮腫,肌肉酸重,或關節腫痛,小便不利。
6、陽和湯
A、局部:皮膚無熱感,色蒼白,或紫暗,漫腫無頭,按之或堅硬如石,或空軟如絮,自覺不甚疼痛或不痛,或麻木,或酸楚; B、全身:精神萎靡,畏寒喜溫,或腰脊空痛,或氣短喘息,或陽痿陰冷,皮膚蒼白松弛憔悴,枯瘦,貧血,不口渴,小便清長,脈沉遲細,舌質淡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