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11年,至今不開外賣
◎不是很有名,但全是好評
◎?qū)3虂沓缘睦相l(xiāng),比街坊還多
<?這碗牛肉面,湖北襄陽的>
在湖北,除了熱干面,還有一種特色面食,它就是襄陽牛肉面。你要問襄陽當(dāng)?shù)厝诉^早吃什么,回答十有八九都是“面條兒”,這面條特指的就是它。
在深圳做牛肉面的千千萬,但找得到這家的,不是襄陽老鄉(xiāng)就是懂行的吃貨了。開了11年,至今不做外賣,最低8元就有交易。
- “哎呀,你們來晚了,11點前來這幾鍋碼料才是滿的!”
- “中午飯點人多,基本都賣得差不多啦!”
小店由一家人操持著,老板娘彭嫂每天早上就得把湯底和碼料備好,中午飯點一到,點餐的客人團團圍在臺前,幾鍋料不一會兒都見空了。
<?牛肉面啊,有三個講究>
他家的這碗招牌牛肉面,油亮亮的面條端出來的那一刻,沒人能忍不住不咽下口水。凡是來店里的襄陽老鄉(xiāng),都夸一句味道正宗。
(牛肉):要老鹵慢燉
不像一般的薄片,彭嫂的牛肉又厚又大塊,這么實誠也是沒誰了。這鍋牛肉是每天早晨用老鹵慢燉的,軟爛不柴,入味的很。
(牛油):要又香又辣
- “妹啊,這鍋牛肉湯聞著夠香吧”
襄陽牛肉面,也叫“牛油面”,這鍋牛油湯就是殺手锏。一鍋湯得用5斤牛油,和蔥姜辣椒一起熬煮2小時,麻辣、鮮香全被激發(fā)出來了。在一勺紅湯的加持下,面條聞著嗆香,辣得人冒汗,但就是欲罷不能。好在辣度可選擇,uu們悠著點兒啊。
(面條):要湖北堿面
- “一籃差不多20斤,每天要用掉六七籃才夠!”
襄陽牛肉面,必須得用湖北堿面。用堿水和出來的面條色澤淡黃,口感緊實勁道。下水前還會加一把豆芽,清脆爽口,中和了牛油的膩。襄陽人不愛加青菜,容易吸油。可以說下不下豆芽,也是看這碗面夠不夠正的標(biāo)準(zhǔn)了。
# 一口蒜,一口面
熟客們端粉,加香菜,再取幾顆蒜瓣,一整套下來仿佛流水線的標(biāo)準(zhǔn)操作,畢竟吃面不吃蒜,美味少一半嘛。蒜瓣的辛辣給味蕾帶來另一重暴擊,本小編覺得難頂?shù)项^。
# 再配碗,襄陽黃酒
“二兩面條而一碗黃酒,絕配!”老鄉(xiāng)或懂行的,還會點上一碗襄陽黃酒。是在老家自個兒釀的,度數(shù)不高,喝起來有點奶啤的味道。冰冰涼涼的,解膩又解辣。
<?過早不吃它們,想得慌啊>
# 熱干面
熱干面啊,湖北人過早是逃不過它的。彭嫂的底牌就是現(xiàn)調(diào)的醬料。一勺芝麻醬還不夠,得再和一小勺牛油湯打套組合拳。醬汁越攪拌越濃稠,飄出的濃郁香味能饞死人。
上桌前會加上花生和老家的大頭菜粒,趁熱拌勻,芝麻醬油潤潤的,牢牢地掛在堿面上,吃完是真的唇齒留香的那種。8塊錢的碳水快樂,我想連續(xù)一周都來擁有它。
# 海帶豆腐面
- “他家還有海帶豆腐面,誒,就知道絕對正宗了”
也是8元/碗的海帶豆腐面,襄陽人的最早的Top3之一。白豆腐用香料炒香后再放鍋里燉煮,里里外外都被紅湯滋潤著,又滑嫩又入味,在它面前,面條都徹底淪為配角了。
# 牛雜桂林米粉
牛雜面,襄陽人也稱為“雜碎面”,其中牛腸是一定得出場的,少了它就不是那個味兒了。紅湯壓住了腥味,吃起來脆口有嚼頭。我們點了桂林米粉打底,相比堿面,會更爽口些。
<?一家兩代人,都在做這碗面>
老板彭哥家里兩代人都在做面,他不僅把手藝帶來了深圳,還教出了百來個徒弟。在深圳別地兒遇到做這面的,說不定就是向彭哥學(xué)的手藝了。
這方面啊,不僅是襄陽老鄉(xiāng)魂牽夢縈的味道,還征服了不少外地人。彭嫂說,因為不開外賣,有不少人特意叫跑腿來買。
夫妻倆也都是實在人,開店11年來只漲了一次價,貴了一元。在這,8塊錢能管飽,十幾塊錢就能吃好,與深圳的物價水平相比,顯得格外真誠和實惠。
彭家襄陽牛肉牛雜面
· 門店地址·
·參考人均·
17元/人
·營業(yè)時間·
16:00-22:00
·聯(lián)系方式 ·
↓↓↓ 好一碗東北大碴子面,快推給東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