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規(guī)矩
寶清四小五年七班 姓名 寧文婷
老話常說:“沒有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我家也是同樣,在我的成長中,家規(guī)是風,吹鼓我的帆,家規(guī)是燈,讓我在黑暗中找到方向,家規(guī)是路,帶領我走向遠方。家規(guī)使我頭腦清醒;家規(guī)改變了我自己。
修身節(jié)儉于言行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我的爺爺奶奶在飲食和交通上一向都沒有太高要求。飲食上只是早上吃得營養(yǎng),中午吃得足飽,晚上則是青菜,粗糧粥方可。他們從不挑剔,吹毛求疵。
此外,爺爺去哪里,只要路不遠,體力尚可決不乘車。一方面節(jié)省了錢,一方面鍛煉了身體。這方面爺爺奶奶為我樹立了榜樣,直到現在我都不亂花一分錢,幾年來我的零花錢存了幾千塊,將來我會把這些錢用在刀刃上。
最愜意的是我與爺爺吟詩作對:“夜來南風吹,晨起思緒飛。登高憑欄望,天熱盼早歸。”那是在海南過冬的爺爺想家時寫的。于是我對下“山風吹老松,野草綠早更。不知何為愁,只念盼老歸。”爺爺欣然忘憂,大贊我的貼心。我過生日了,爺爺為我賦詩一首“夜未成眠早扶窗,西山掛月沐霞光。遙想昔日小兒郎,今朝亭亭顯才華。”我常和他在知識的海洋遨游,像一只探索的小鳥,飛向茫茫天際。在爺爺的影響下,我愛上了讀詩,喜歡用詩表達情感,同時詩歌修養(yǎng)了我的品性。
勤懇奮作田地間
“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我的姥爺、姥姥很勤勞,早出晚歸,勞作于大地之上。他們很少休息,閑暇時會到我們家?guī)兔Α鴳c節(jié)放假,我們一家來到姥姥家,我和爸爸去跟隨姥姥掰玉米,我坐在車里擺放玉米,閑時我抬頭看了看姥姥。啊!那一根根銀發(fā)在太陽的映照下變得雪白,像是那皚皚的白雪。她的汗珠一滴滴地滲入了土層,但她似乎在履行職務,一下不停地掰玉米,用她汗水灌溉了她們家的每一寸土地。姥姥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但她仍一如既往,像一頭永不疲倦的老黃牛。“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姥姥的一言一行中,我深深地明白了這個道理。在空閑時,我也學會了為家里和學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寸草之心感春暉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媽媽一向很孝順,對父母更是時刻掛念,她將這種品行首先傳給了我。我還在襁褓中時,媽媽就給我講述《二十四孝圖》的故事。我呀呀學語時,她教我吟誦《三字經》、《弟子規(guī)》。當我會送東西了,每次媽媽做了美味佳肴,都要讓我拿給奶奶分享。媽媽對姥姥更是孝敬依順:冬天,勸姥姥去海南養(yǎng)生;夏天幫姥姥去地里勞作。真是“孝順的女兒,孝順的兒媳”啊!
爸爸在這方面也毫不遜色,有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奶奶過生日,全家都來慶賀。在客廳里,親朋好友們熱烈地聊著天,我聽見了廚房的炒勺碰鍋的聲音,那是爸爸!我來到廚房,爸爸在為生日晚宴忙碌著,只見鐵勺和鍋底迸射出的火星,多像爸爸那精益求精的目光啊!一團白霧包圍著爸爸。此刻,他竟像一個巨人!一個高大強壯的巨人!他端上菜時,我注意到了他的歡樂,他很滿意......還有一次爸爸去幫爺爺修電腦,他先是琢磨如何修,然后認認真真地修了起來。此時,他的眉毛擰成了一個疙瘩,每動一下都慎重地考慮,過上了一刻鐘,爸爸修好了,擦了一把汗。看到爸爸為爺爺解決了難題,我的心為之一動:這就是萬古長青的孝。
傲骨清風正氣存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學校是學生成長的搖籃,也是我人生的第二個家,而老師即是這個大家庭的“家長”。我的老師是一個氣正風清的人。她工作上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像流水,孜孜不倦,日日向善。老師講究信用,從來都是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老師還曾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給我們講張家儒哥哥小時候的故事,為我們營造了良好的班風。老師有一種特殊的幽香,像梅花的傲骨品格給了我無盡的影響。也許因為有了這樣腹有詩書氣質華的老師,才會有這樣成績優(yōu)異的班級吧!
老師還淡泊名利。記得前些日子評最美教師,她并沒有刻意地去拉選票、刷票甚至買票,只是和全校師生一起地去努力,盡力而為。雖然到后來并未成為前幾個,而老師卻毫無怨言,依舊像往常一樣為我們講課。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校有校紀。爺爺奶奶教會了我心靜修身,勤儉養(yǎng)德;姥爺姥姥教會了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爸爸媽媽教會了我孝敬父母,知恩圖報;老師教會了我以誠待人,厚德載物。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未來,要做到嚴于律己、三思而后行。上善若水,淡泊名利,我們要為自己的生活,為自己的未來去奮斗!開創(chuàng)一番天地,遵守我們的規(guī)則。
指導教師:段麗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