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課與教學成績
平時的教學在復習時,就能看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復習不是知識的再現,而是明白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復習學生不會沒有掌握好的,容易出錯的,千萬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浪費學生的時間。抓點,用點,考點。
一、有效的復習課教學=教學進度×學生接受度
教學進度快慢要和學生接受度共生。
教學進度快慢決定學生接受度。
教學進度是為教學效果服務的。
二、優秀的教學成績=課上抓住所有學生×課下輔導學生到位。
現在我們教學成績較高的教師,這兩點做的不錯。但我們還仍然有些教師,對上課不聽講趴著睡覺的學生看不見也不管。這樣的做法和學生流失后再回來參加考試沒有什么區別。一個學生都不能放棄,放棄就是對學生不負責。
三、考試成績=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生智商
對于優秀學生或中等學生要進行交流思考,長期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再有大部分學生是聰明的。要想培養興趣和方法,教師要會創設有價值的教學氛圍與情境,體現學科特點,如情境作文就是典范。
但是我們現在大多數教師采取的是強迫與訓練的辦法。
溫故而知新,知新而溫故——循環往復,學會了才有興趣。
一切教學都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原有知識狀況進行教學或復習。這也是教學的一條規則、規律,而不是教學的一種方式、方法。溫故知新的本質是化難為易。由于變容易了,學生就能學會。因為學會了,學生更容易激發學習興趣和信心。這樣學習就能進入良性循環的機制:學會——興趣——愿學——學會。相反,如果學生說聽不懂,學不會,就越來越沒興趣,這樣的學習就進入惡性循環:學不會——沒興趣——不愿學——學不會。這是這條規律的具體體現。
美國的布盧姆“掌握學習”的核心策略值得我們借鑒。
1.目標導向。有效教學始于準確地知道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是什么。我們的悲哀不是目標沒有實現,而是沒有一個可行、符合學生實際的目標。
2.反饋糾正。布盧姆強調,通過頻繁反饋和按照每一個學生的需要因人而異地幫助進行糾正,可以及時彌補和糾正群體教學所必然帶來的不足和誤差。
3.循序漸進。教師要循序漸進,因人而異地提供每個學生所需要的指導和幫助。
上海閘北第八中學的“成功教育”的教學策略是“低、小、多、快”四字要訣。
“低”即低起點(抓差生)。
“小”即小步子(抓積累)。
“多”即多活動(學生動起來)。
“快”即快反饋(能明白學生情況)。
這些策略在復習課中實施,使學生掌握復習規律,把握方法,提高效率。該講時必講,不該講時就讓學生講,給學生自學和消化的空間。學生會學和自學是提高的關鍵,我們應該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