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飯后容易出現不消化的情況,如腹脹,噯氣,大便不成形等,但同時還有個明顯的癥狀就是雖然吃的較多,但餓的特別的快,
這在中醫看來就屬典型胃的功能強,而脾弱的問題,胃強是因為脾虛弱后,胃火則會增強,熱量是具有腐熟食物作用的,就易導致胃里出現饑餓感,所以吃飯飯量大,吃的多,但消化的過快,因此餓的也就快。
但脾弱就體現在不能消化方面了,所以脾虛弱者看似飯量大,但其實運化功能早已受損,無法正常運化吸收進入胃里的物質,
那些沒被消耗掉的食物就被當成了垃圾堆積在胃里,人當然就會感到腹部脹,胃里難受了,甚至出現打嗝,脹氣,大便不成形或拉肚子的癥狀。
如果脾虛弱的人長期得不到調理,會顯得面色發黃、身體瘦或者虛胖的情況,該怎么辦?
1、先健脾胃,把受損的脾胃功能,氣機改善正常,身體才能好起來。名醫張仲景早有一健脾胃小方,將飴糖,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棗為基礎方配伍,水煎服。
對于較瘦,愛腹痛,喜甜食,發枯黃,消化性潰瘍、術后發熱、神經衰弱等癥的人較適宜。
2、如果再加黃芪,就變化成了黃芪建中湯,可以改善面黃、虛胖、愛出汗的體質;如果去掉飴糖,就變成了桂枝加芍藥湯,適合腹痛急性發作的人。
脾胃虛弱者,還需控制飲食,忌寒涼、辛辣、油膩的食物,避免加重脾胃功能受損,使得病情加重,有類似問題的,用藥還需經中醫正確辯證,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