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論依據:《實用中醫內科學》、《中醫基本理論》、《中國五臟病學》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走進“精誠名醫匯”。列位看官,今天為您說上一病,這就是失眠。
總失眠,怎么辦?閑言少敘,先把一張驗方告訴你——百合30克,小麥39克,蓮肉15克,夜交藤15克,大棗10克,甘草6克。這些藥物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加水到500毫升,煮沸15分鐘,過濾藥汁,存入暖瓶之內,不分次數,渴的時候飲下此藥液即可。
是名方必有出處。此方的擬制者,乃是我國首屆國醫大師稱號獲得者,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路志正先生。上方作為路師的經驗方,被多部專著收錄。我們為您擇選自《當代資深名老中醫秘驗單方精選》。
現在,放下此方精義不提,我們看看失眠這個病,到底是因為什么引起的。
這里面,本訂閱號要和您聊一個病因病機,這就是心氣陰兩虛。用形象的話來解釋,就是我們的心“餓”了。它缺少兩樣東西。一個是心陰,一個心氣。
什么是“心氣”?簡言之,就是心功能的正常發揮。當我們心氣不足的時候,首先會心悸氣短,心跳不規律。其次,我們都聽過一個詞,叫做“氣定神閑”。話說一個人,只有心氣充足,它的心神才會安閑、穩定。所以,當心氣不足的時候,我們就容易驚恐,膽小,睡眠不踏實,容易做夢,而且有一點動靜就會醒來。
什么是“心陰”?簡言之,就是心功能里面主收斂、靜謐、滋潤的功能。我們心陰不足的時候,我們就會表現出陽性機能的相對亢盛,表現出來,就是心煩意亂,思緒萬千,入睡困難,心頭總有想不完的事,訴不完的苦,以及說不完的話。
看官,當上面這種種癥候表現出來的時候,我們就要考慮是心氣陰兩虛所致了。值得注意的是,心陰和心氣之間,相互聯系,互生又互損,因此,兩者常常并見。人為什么會出現心氣陰兩虛的局面?這就和平時過度思慮、過多牽掛、心脾不足等因素有關了。
這個時候怎么辦?自然就要養心陰、益心氣、定神志了。怎么做呢?前面提到的驗方,是不錯的方案。為了您看著方便,我們再把好方贅述一下:百合30克,小麥39克,蓮肉15克,夜交藤15克,大棗10克,甘草6克。這些藥物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加水到500毫升,煮沸15分鐘,過濾藥汁,存入暖瓶之內,不分次數,渴的時候飲下此藥液即可。
這幾味藥,很常見。我們給您挨個說一下。
百合,能夠潤肺、滋陰、清心。它主要的功能在于滋養我們的心陰。小麥,補益心氣,還能清虛熱。它和百合配合,可以改善因為心陰不足而導致的虛熱內生的問題。多夢和心煩的問題,會因此得到解決。
然后看蓮肉。蓮肉,能健脾寧心,有補益心氣的作用。夜交藤,可以寧心定志,是治療不失眠的常用藥。蓮肉和夜交藤搭配,寧心的效果特別好。
最后看大棗和甘草。這兩味藥可以補益我們的脾胃。脾乃氣血生化之源。氣血充足,心氣和心陰才會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
所以,這張簡方,就能實現補心氣、養心陰,清心熱、寧心神的作用。對于心氣陰兩虛導致的失眠,有不錯的療效。它的主要適用對象,就是在平時失眠、多夢、易醒,同時心頭煩亂、易怒,有感覺心慌氣短、遇事容易驚恐,容易受到驚嚇,嘴巴發干,注意力難以集中,舌頭上常常潰瘍或者疼痛。這樣的人,不妨嘗試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