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肌是根據經筋、“筋出槽”理論,經過十幾年的臨床探索,已形成了一種專治筋肉疾病的方法,如今已初步雛形。因這種方法符合人體自身運轉規律,而且具有病情判斷簡單、操作便捷、毫無痛苦、立即止痛等特點,揉肌的適應癥是筋肉疾病,它至從應用到臨床以來,治愈多種因疼痛引發的病癥,均取得極好的臨床效果。
筋肉疾病是由于各種內傷、外傷,導致經絡通路上氣血運行不暢,造成的氣血瘀滯,這些廢物長時間得不到清理,通過肌疼痛而釋放出來的一種信號。導致筋肉疾病的疼痛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肌水腫、筋結節、骨增生等三種類型。揉肌就是順應筋肉疾病的特點,通過在病痛外側肌揉肌的特有方式,增強肌肉當中血液的容量,加快血液流動,擴充經脈、活血化瘀,不斷清除體內垃圾,使肌水腫、筋結節、骨增生的部位逐漸化解,恢復生理狀態,從而達到抑制疼痛的方法。
人人都有過疼痛的經歷,只是疼痛的輕重而已。日常生活中在我們的身體上,可經常發生各種各樣的疼痛,疼痛部位或發生在四肢,或發生在肌肉、或發生在骨骼、或發生在胸前胸后等。諸如此類,周身上下左右,前胸背后,身體任何一個部位,都可發生疼痛。產生疼痛的因素也是多種多樣,如,撞傷、扭傷、內傷、骨傷、筋傷等。抑制疼痛采用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門,如,中藥、西藥、針灸、膏藥、藥水、熱敷。.....等等。
身體出現疼痛并不是壞事,是人體的防護功能,向你釋放出來的一種信號,告訴你身體發生病情了,讓你及時找準病因,采取適當的辦法消除疼痛,恢復臟腑的功能。
人體自身都具備自愈能力,也稱為自我修復能力,一般有個小病小災,不用打針吃藥就能好,即使疑難雜癥,有的也能自然痊愈,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自我修復能力,這種修復能力就是身體自帶的“大藥”。當自身修復能力降低,抗御能力減弱,身體無力修復時便開始發病了,在經絡運行通路周圍,產生的廢物不能及時代謝,便在經絡周圍肌組織堆積,形成氣滯血瘀,瘀滯物浸透到肌肉內可形成水腫;瘀滯物浸透到筋可使筋出槽,筋由軟變硬、變粗、或出現結節,或條索狀的東西;瘀滯浸透到骨可使骨質增厚、變硬,形成增生,根據肌水腫軟硬度、筋結大小、骨質增生薄厚等等,臨床醫學最重要的是采用何種方法抑制疼痛,這才是臨床之根本。
筋肉疾病中出現的水腫、結節、增生如何化解?是臨床中需要探討的,非常現實的問題。這些年臨床接觸到眾多筋肉疼痛的患者,逐漸摸索出好多種抑制疼痛的好方法,這些方法當中以揉肌做為抑制疼痛的首選,這種方法簡單、好懂、無痛苦、易操作,無副作用、效果明顯。
水腫、筋節、增生都是人體疼痛的表癥,并不是疼痛的治療點,治療點在痛點的外側肌。所以,治療疼痛病癥時,禁止在痛點上揉按,痛點上揉按不僅難以忍受,而且影響病癥的恢復。抑制疼痛的關鍵在病癥外側肌,通過在外側肌上輕輕地揉按,使肌肉中積蓄充足血液容量,從而加快疼痛組織血液循環,活血化瘀、消除瘀滯。因揉肌是在肌肉中進行的,有必要了解肌肉在人體中的分布以及生理功能。
揉肌抑制疼痛的主體是肌組織,那么,什么稱之為肌組織,為什么調整肌組織能夠治病?有必要在理論上弄懂弄通,這是使用揉肌法的前提。首先我們要明白揉肌法的治病機理。
1、脾為后天之本。人出生后,作為獨立的個體而生存,主要靠脾供給營養。脾對人體營養體現在三個方面:一個是脾主運化;二是充養腎精;三是脾胃氣血生化之源。
脾運化的水谷精微,通過心肺作用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由于脾在人的生命活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故稱脾胃后天之本。
生理學術語。指肌肉的營養靠脾運化水谷精微而得。《素問.痿論》中說:“脾主身之肌肉。”即脾氣健運,則肌肉豐盈而有活力。如脾有病,則肌肉痿縮不用。《素問.太陰陽明論》中又說:“脾病……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3、 脾主全身之肌肉。肌肉包括骨骼肌、心肌、平滑肌、脂肪、肌肉等組織。脾虛則飲食不化水谷精微而隨糟粕下泄,不能營養肌膚而導致肌肉消瘦松馳乏力。氣虛日久則肌肉下陷,內臟平滑肌松軟無力,導致內臟臟器下垂。
4、肌肉是經絡、經筋、血管、神經等組織得以生存運行的載體。經絡、經筋、血管、神經等組織,均在肌肉中通過。如果脾氣健運,氣血充盈,肌肉豐滿,軟硬適度,面色華潤,肌中通行的各組織得氣血濡養。當“脾病……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四肢無力,肌肉痿縮不用,則導致人體患病。
肌肉是人體當中的重要組織,它附著在體表里側和骨骼的外側,將人體緊緊地包裹起來,形成抗御外邪的一道天然屏障,按照生理上的功能,有序而呈對稱性排列在人體各個部位。當肌肉受到外邪入侵,或者內傷侵蝕便產生瘀滯,使肌組織包裹的不同部位,出現水腫、筋節、增生等疼痛點。
從上述對揉肌治病機理,及其作用清楚的看到,肌肉是諸多組織器官運行的載體,溝通人體內、外信息的媒介,調節臟腑、平衡陰陽、抗病祛病的重要途徑。所以,揉肌與其它治療方法相比,用途更加廣泛,判斷病因更加具體、醫治疾病更加直接。
疼痛的病癥清楚了,對病癥如何做出正確的檢查,乃是揉肌法的重點、難點,觸診適用于筋肉疾病的檢查,觸診是疼痛點檢查的關鍵,觸診是通過雙手大拇指在肌膚當觸摸進行的。手指主要憑手指肚的敏感性,感知肌膚下面疼痛點的不同形態,以確定是肌中水腫、筋節,還是增生。在疼痛點觸摸的同時,還要在疼痛的對側部位觸摸,品查筋肉組織的軟硬度,及肌組織是否存在水腫、結節、增生等,最后在病癥外側肌上確定治療點。治療點確定后用手指或工具揉按,邊治療、邊檢查、再檢查,再治療,這樣反復檢查和治療,促使病癥發生微妙變化為止。
揉肌對筋肉疾病檢查,是通過觸診的方法進行的,只要檢查到,就能治療到,是這種方法的獨特之處,所以,檢查決定療效,為此,為了提高療效,病癥檢查應遵循幾個原則。
1、堅持對稱檢查的原則。人體上下、左右氣血是相通的,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是幾千年留下的古訓,也是臨床必須遵循的原則,無論四肢的上肢或下肢、還是胸前背后的檢查,不能只檢查一側,而要堅持兩稱同時檢查的原則;
2、堅持痛點外側肌檢查的原則。檢查首先找到病癥疼痛的治療點,病癥疼痛點外側肌是檢查的重點,也是調整疼痛點的最佳部位,檢查只局限于疼痛點的外側肌,較硬的外側肌就是治療點;
3、堅持下病上取的原則。下肢部位疼痛點從臨床證實,取下肢往往療效不佳,上肢、下肢的氣血循環是對稱相通,下病上取反而比上病取下效果更好。下肢患病通過經絡傳遞及時反應到上肢,使上肢有關肌組織產生瘀滯,上肢疼痛的外側肌上,都可以查到疼痛的病因;
4、堅持同側病同側治的原則。疼痛病癥的檢查極其復雜,根據病情靈活掌握,有時疼痛點發生在同側,在疼痛點外側肌檢查,治療點就在同側,治療就應選擇在同側,在疼痛點外側肌上邊檢查、邊治療。
疼痛病因做出準確檢查絕非易事,如果摸清事物的一般規律,完全可以搞清疼痛的病因,為了提高檢查的效果,對病情要作出詳細的檢查,必須要做到一看、二摸、三捏。
一看、用眼睛觀察外側肌的分布結構,找出對稱兩側肌的不平衡點;
二摸、用手在外側肌輕輕的反復的觸摸,檢查肌肉的軟硬度;
三捏、對患病的肌組織,看也看不出來,摸也摸不到的時候,就要用兩只手手指用力按,根據病癥外側肌的軟硬度確定治療點。
運用一看、二摸、三捏的方法檢查,檢查患病的病因就方便多了。揉肌是在患病肌組織上輕輕揉按,堅持以柔克剛,決不能“重拳”出擊,這個觀點不僅是“因勢利導”的祖訓,而且符合人體規律。揉肌法關鍵在于一個“巧”字,絕不是憑一把子力氣的揉按。病痛原因是肌組織缺血造成的,使肌肉中的一塊肌束的某一段發硬,因此,對較硬的肌組織不能采用強行的“暴力”行為,而是要采取輕揉為宜,暴力行為一定有損肌組織。揉按可逐漸加快緊張肌組織的氣血循環,使患病的肌組織擴充經脈,活血化瘀,使氣血運行通暢的同時緩解肌緊張,除濕化瘀,祛除肌組織中的水腫。
下面例舉一個典型病例,從治療過程中看到了揉肌療法的特點,看到祖國醫學的奧妙所在。
一位女士暑假期間診治心臟病,因為是老患者,對自己心臟病重要性有新的認識,知道了病情的嚴重性,不能再耽擱下去了,準備多治療一段時間。在治療上為了增加療效,縮短治療時間,為她運用經絡調整法治療同時,又增加一些新的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診治,心臟病地各種表證好了許多。這位患者對我說,你為我治療這段時間,心臟確實感覺好了不少,發現嘴唇也開始由紫見紅,頸椎和睡眠也都好多了,但我左側小腿痛還沒有見好,一到晚間病癥就特別嚴重,最近一段時間里,經常凌晨三、四點鐘痛醒,而且還感到夜尿增多,嚴重影響睡眠,我這腿痛能不能幫我看看?我說,完全可以啊!針對這些新的病情后,我每天除了為她治療心臟的主病外,針對她的腿痛,運用經絡調整法治療幾天,病癥沒有大的起色。
腿痛為什么沒有好轉,可能是因不對癥。臨床醫學如果詳細分類,可分為經絡疾病、經筋疾病、脊椎疾病等三種類型,經絡疾病屬于內治的范疇,經筋疾病、脊椎疾病屬于外治的范疇。腿痛不見好轉的原因,可能不在經絡疾病治療范圍內,屬于經筋疾病范疇,應采用經筋疾病的方法治療。
新思路確定后,根據經筋理論,揉肌法的治則,檢查腿部兩側肌組織的分布狀態。在小腿上分布的是腓腸肌,用手反復觸摸檢查,發現兩小腿腿肚子外側腓腸肌軟硬度不一樣,左側腿肚子外側的腓腸肌較硬,根據腓腸肌的運動狀態可以斷定:左側小腿腓腸肌的硬塊應是治療點,腓腸肌又是膀胱經循經的通線上,尿頻的病因應在膀胱,是腎的氣化不足,導致膀胱開闔異常所致。
根據筋肉疾病法確診的病因,選擇她左腿腓腸肌較硬的一塊肌肉上,采用揉肌法用手掌在腓腸肌硬塊邊緣肌肉處,輕輕地、反復地揉按,經過幾分鐘揉按后再次觸摸時,感覺到兩側腓腸肌柔軟度開始見軟。這位女士說,你在我的小腿上揉按的時候,就感覺到病情有變化,真比過去舒服多了。我對她說,揉肌是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因為剛應用到臨床,還有些不完善的地方,如果方法對癥今晚腿痛應該有所減輕。結果真不出所料,當晚從十點睡覺,這一覺就睡到五點,不僅腿沒有痛,而且尿也有很大好轉。
這位女士覺得這種揉肌治療腿痛既簡單又不費力,自己都能辦得到。一天晚上,腿部又有點不舒服,向老伴介紹我為她治療采用的方法,老伴聽后心領神會。在她的腿部用手捏了一通,捏后腿痛不僅不見好轉,結果腿痛鬧了一晚上,第二天來診與我訴說昨晚發生的事情。我聽后笑著說,你們太聰明了!醫學是人體科學,絕不是有把力氣就自治,揉肌是剛剛摸索出來一種新療法,無論醫理還是治療方法都在探索之中,這種方法有它自身運行規律,不懂得醫理、醫術,盲目治療哪有不出差的!中醫講究的是平衡,陰陽平衡、臟腑平衡、經絡平衡、氣血平衡......等等。揉肌是在疼痛點外側肌上面,找出陰陽失衡點,然后,在失衡點上揉肌,促使肌組織的氣血充足,加快循環,通過循環活血化瘀,使體內廢物排出體外,消除病痛感。如果在痛點上一味揉按,一定會造成新的不平衡,腿部不僅不會好轉,還會出現新的病痛點,腿部痛點是病癥不是病因,這就是中醫所說的辯證施治。這位女士聽后有所感悟,知道不懂得醫學,違背科學的自治,是好心辦了壞事。
上述病例證明了一個道理:我們臨床無論采用何種方法,主要是解決人體平衡,平衡就是健康,失衡就是患病。只有臟腑的平衡,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平衡,身平衡則身健,心平衡則心和,天平衡則風調,地平衡則物盛,社會平衡則繁榮穩定,平衡乃萬物之本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