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我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達到56%左右,爭取新增1100萬左右農村轉移人口;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0%左右。
到2020年,鄭州市中心城區常住人口將達到700萬左右,洛陽市達到350萬左右,10個地區性中心城市達到100萬以上。
記者昨日(2014.07.30)獲悉,省政府正式印發了《河南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繪就我省未來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藍圖。
發展藍圖 2020年鄭州中心城區人口達700萬
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省城鎮常住人口為4123萬人,比2007年增長22.46%,城鎮化率為43.8%。中心城市和縣城2007~2013年累計新增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分別為650萬人和310萬人,分別占全省新增城鎮常住人口、戶籍人口的85.4%和93.9%,是我省城鎮化發展速度最快、質量最高、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的時期。
與此同時,鄭州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地位進一步提升,全省城區人口規模超過20萬人的城市有39個,其中鄭州市中心城區常住人口超過500萬人,洛陽市超過200萬人。
未來7年,我省新型城鎮化建設將呈現啥變化?《規劃》提出,我省城鎮化水平和質量將實現穩步提升。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6%左右,爭取新增1100萬左右農村轉移人口;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0%左右,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前提下,有序推動有能力農民工及其家屬落戶城鎮,城中村改造的農業人口同步轉戶,努力縮小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差距。
現代城鎮體系打造方面,以米字形為主體的城鎮化空間格局將基本形成,鄭州市中心城區常住人口達到700萬左右,洛陽市達到350萬左右,10個地區性中心城市達到100萬以上,13個左右城市(縣城)達到50萬~100萬,80個左右城市(縣城)達到20萬~50萬,100個左右中心鎮鎮區達到3萬以上。
幫助落戶 鄭州中心城區人口規模將適當控制
如何幫助農民成為“城里人”?《規劃》提出,要堅持自愿、分類、有序,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以農業轉移人口為重點,兼顧高校畢業生、城鎮間異地就業人員和城區城郊農業人口,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人口轉為城鎮居民。
我省將實施差別化落戶政策,適當控制鄭州市中心城區人口規模,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全面放開小城市和建制鎮落戶限制,引導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落戶的預期和選擇。
無后顧之憂 5年內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
農民進城后,在農村的家咋辦?《規劃》表示,將保留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原有集體財產權益不變,積極探索農民相關權益的實現形式,消除農民進城的后顧之憂,彌補農民進城個人成本。
我省提出,將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制度,力爭用5年的時間基本完成全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并保持長久不變,在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前提下,將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
城鎮布局 鄭州與新鄉、焦作、許昌將建“快速交通網”
隨著我省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進一步推進,我省的城鎮布局也日趨清晰。
《規劃》提出,將提升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輻射帶動功能,打造大鄭州都市地區,發揮鄭州龍頭作用,推動鄭州與開封、新鄉、焦作、許昌等毗鄰城市融合發展,形成高效率、高品質的組合型城市地區。同時,將深入推進鄭汴一體化,建成鄭開城際鐵路,統籌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現代物流、文化創意、金融服務等主導產業布局,推進黃河南岸生態走廊建設,形成現代產業集聚區和復合型功能區。
我省將完善干線公路、干線鐵路、城際軌道交通、城際快速客運通道、城際快速貨運通道等“兩干三城”的基礎設施,在鄭州與新鄉、焦作、許昌之間構建以“兩干三城”為支撐的快速交通網絡。
綜合交通 規劃建設鄭州南站、機場三期
備受市民關注的交通方面,《規劃》提出,將鞏固提升鄭州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加快航空港、鐵路港、公路港、快速鐵路網、高等級公路網建設,構筑交通物流新優勢,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樞紐和內陸開放門戶。
我省將依托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連接世界重要樞紐機場和主要經濟體的航空物流通道,建設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同時,將推進鄭州東站、鄭州火車站和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客運樞紐發展,規劃建設鄭州南站、機場三期、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二期等設施,提高客貨運集疏能力。
《規劃》強調,將擴大鄭歐國際貨運班列運營規模,建設輻射中西部地區、連接中亞和歐洲的國際陸港。改造提升商丘、洛陽、南陽、信陽、安陽、新鄉、許昌等地區性綜合交通樞紐,形成與鄭州聯動發展的樞紐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