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上思縣、防城區、東興市、港口區
上思縣:十萬大山國家森林公園、應天瀑布、平隆隘口
防城區:江山半島旅游度假區、北侖河口國家自然保護區、廣西防城金花茶國家自然保護區、瑤山大峽谷漂流景區、潭蓬運河
東興市:京島名勝區、屏峰雨林公園、中越人民友誼公園、羅浮天主教堂、大清國一號界碑、萬鶴山濱海濕地公園、北侖河口(竹山)景區
港口區:西灣旅游景區、北部灣海洋文化公園、簕lè山古漁村、仙人山公園、伏波文化園
上思縣:十萬大山國家森林公園、應天瀑布、平隆隘口
十萬大山國家森林公園:其前身是以水源林為管護對象的生態公益性林場——紅旗林場。轄區總面積2037公頃,其中水源林1336公頃,占總面積65%,森林覆蓋率達98%以上。1995年7月林場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利用森林資源和自然景觀發展森林旅游業,創辦十萬大山森林公園。該公園坐落在十萬大山核心區,50年代拍攝的影片《英雄虎膽》的故事就發生在十萬大山,十萬大山森林公園也是該片重要的拍攝外景地。《英雄虎膽》故事片的上映使十萬大山揚名全國。1996年8月,十萬大山森林公園經國家林業局評定為國家森林公園。
應天瀑布:在十萬大山掃把山下,瑤寨念文屯西南3公里的山谷中。瀑布落山外,巖板稍平闊,水口呈“凹”狀,飛瀑處壁形,高28米,巖壁間有一凹處;深寬均數米,形似“水簾洞”。春夏大雨,山洪暴發;瀑布響聲如雷,數里外還震人耳膜,“應天泉”由此而名。瀑下數十米,巨石如象;沉列溪中,同一溪流,距此瀑布約百米和二百米處,還有兩處小瀑布,高度均約十余米,當地人稱應天瀑布為“頭龍”,下面小瀑布為“二龍”和“三龍”。
平隆隘口:在離縣城59公里的十萬大山上,是通往防城的重要隘口。此地原是羊腸小道,山勢陡險。1979年修建從華蘭圩通至防城區扶隆圩的三級公路后,始以車代步。隘口南面有一處長瀑布,俗稱“馬射尿”。
防城區:江山半島旅游度假區、北侖河口國家自然保護區、廣西防城金花茶國家自然保護區、瑤山大峽谷漂流景區、潭蓬運河
江山半島旅游度假區:座落在廣西最大最美的半島——江山半島,有白浪灘、白沙灣、怪石灘、月亮灣、仙女浴池、洲頂和響水灘瀑布、千年古榕、紅樹林保護區等景區景點,有侏羅紀恐龍化石、貝丘遺址、西漢的珍珠場、唐代的海上運河、清朝炮臺群等歷史文化遺跡。2012年,白浪灘景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江山半島旅游度假區被中國生態旅游發展協會授予“中國最美休閑度假旅游勝地”美譽。
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中國大陸海岸線的西南端,地處中越兩國交界處,是以保護紅樹林生態系統、濱海過渡帶生態系統、海草床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為主的“海洋和海岸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2001年7月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MAB)組織,2004年7月加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自然保護區委員會,2008年2月加入國際重要濕地。
廣西防城金花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生態地區及大湄公河次區域,是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功能區,行政區域跨那梭、華石、大錄和扶隆四個鄉鎮,涵蓋13個行政村、65個自然屯以及國營那梭農場、華石林場。主要保護對象為珍稀瀕危金花茶組植物及其賴以生存的北熱帶森林生態系統。
瑤山大峽谷漂流景區:位于峒中鎮大坑、細坑、那涯村。該地區是防城港市瑤族文化保持最原始,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核心地帶,受居住地域限制,多數瑤族仍保留著原始的狩獵、捕魚和農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瑤錦、瑤服,獨特婚俗和宗教信仰。
潭蓬運河:唐代“元和三年”(808年)和“咸通九年”(868年)期間開鑿的一條運河古跡,位于江山鄉潭蓬村,與桂林的靈渠并稱“廣西兩大古運河”。運河長約2公里,東西走向。運河東段的“仙人瀧”入口處,兩岸峭壁險峻,高約15米,最寬處約8米,最窄處約2米,且樹木蔥翠茂密。在石壁下離水面的一米處,刻有“咸通九年三月七日”和“湖南軍”字樣。在水下約50厘米的石壁上,還刻有“元和三年”等字跡。
東興市:京島名勝區、屏峰雨林公園、中越人民友誼公園、羅浮天主教堂、大清國一號界碑、萬鶴山濱海濕地公園、北侖河口(竹山)景區
京島名勝區:國家AAAA級景區,位于萬尾島上,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旅游季節長達8個月之久。島上草木繁茂,四季常綠。金灘全長15公里,寬闊坦蕩,沙質細柔金黃。綠島、長灘、碧海、陽光,構成京島如畫景色,是天然的海濱浴場,濱海旅游度假勝地。
屏峰雨林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位于東興市馬路鎮平豐村。千年山泉水中的溪流從海拔900多米的羅華山蜿蜒跌宕而來,谷床全是潔凈的花崗巖,千年流水沖刷,石頭裸露了原色,殷紅如血。溪水隨著谷床的變化成潭、成灣、成瀑布;谷道兩岸茂林修竹簇擁,危崖中閑花點綴,青藤怪樹探首。
中越人民友誼公園:位于東興市東興鎮西南側,中越界河—北侖河旁。1958年為紀念中越兩園人民在解放斗爭中用鮮血凝成的友誼而建,故名“中越人民友誼公園”。
羅浮天主教堂:位于東興市區羅浮河畔。距離市中心2公里。東興羅浮天主教堂始建于1832年。當時的羅浮天主教堂屬北海教區。始建時的羅浮天主教堂占地10447平方米。設有教堂、鐘樓、育嬰室(收養棄嬰)、男校、女樓、仁愛堂、圣堂、織紡堂等各組成部分。由于歷經歲月的沖刷、歷次政治風暴的決蕩以及人口增殖的影響,如今的羅浮天主教堂只剩490平方米的教堂和25平方米的鐘樓。
大清國一號界碑:處在中國大陸海岸線與陸地邊界線的交匯點,系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所立的第一塊界碑,故稱大清國一號界碑。一個多世紀以來,這塊歷盡風雨的巨石就這樣巍然屹立著。
萬鶴山濱海濕地公園:位于京族三島之一的巫頭島南面,南臨天鵝灣,西接榕樹頭,面積3平方公里。這里亞熱帶水果隨處可見,珍稀植物雜居島中。長在深山野嶺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膝柄樹,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紫荊木在巫頭島現身。萬鶴山濕地公園有海邊“小西雙版納”之稱,是廣西保存最完好的濱海濕地。在濕地公園的南面,有一片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樹種繁多,野趣濃郁,靠山臨海,物華天寶。每年清明節到冬至,都有二萬多只白鷺在這里棲息繁衍,最多時超過四萬多只。當地人把鷺鳥稱為鶴,因而得名萬鶴山。萬鶴山有鶻鶴、翎鶴、白鶴、銀鶴、蓑羽鶴、黃嘴鶴、馬褂鶴等七個品種;按書詩上說分屬兩大家族,即白鶴與蒼鷺。
北侖河口(竹山)景區:位于北侖河的出海口,是中國大陸最西南端的邊海小漁村,因盛產竹子得名。村子里有大清國一號界碑,是中國大陸海岸線的起點,是中國大陸海岸線與陸地邊境線的交匯點,有當年侵華日軍在廣西沿海的第一個登陸點的遺跡——寇井,有廣西目前發現樹齡最“老”的榕樹——榕樹王,有香火鼎盛的“三圣宮”(三婆廟),有廣西沿邊公路的零起點,是中國最大的紅樹林保護區之一——國家北侖河口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
港口區:西灣旅游景區、北部灣海洋文化公園、簕lè山古漁村、仙人山公園、伏波文化園
西灣旅游景區:國家3A級旅游景區。西灣游開設了南北兩條線路,全程時間2小時左右。南線:海上胡志明小道”起點——萬噸碼頭、集裝箱碼頭——月亮灣——20萬噸級碼頭,該線還可遠眺防城港火電廠及專用碼頭。北線:西灣跨海大橋、明珠廣場——北部灣大道濱海長廊——月亮島——北部灣廣場。
北部灣海洋文化公園:一個以海洋為主題、書體俱備、名家薈萃的大型書法石刻主題文化公園,北部灣海洋文化公園海洋詩書苑。
簕lè山古漁村:位于港口區企沙半島中段東部沿海,地處欽州灣西岸,距離防城港市中心約25公里。村莊占地約400畝,村前為一片方圓數十平方公里的淺海沙灘。簕山古漁村是廣西現存較完整的古漁村之一,具有較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北部灣沿海漁村歷史發展變遷的一個縮影。
仙人山公園:傳說仙人呂洞賓駕鶴到此而得名。仙人山公園占地面積347892平方米,最高海拔196米,是防城港市區的至高點。
伏波文化園:位于西灣海堤中段,由伏波文化園景觀及伏波雕塑群兩部分組成。其中,伏波文化園景觀包括親水休閑綠地、綠化景觀帶、休閑長廊等;伏波雕塑群設在伏波廣場上,即一座高約25米的伏波將軍主題雕塑,以及與伏波文化相關的一些群雕、海上小島大型漢代戰船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