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要降災禍在一個人身上時,一定會先給些許的福分滋長他的驕傲之心,所以福運來了不要高興得太早,要看自身是否懂得接受。
上天要降福運在一個人身上時,一定會先給些許的災禍來使他警惕小心、稍做懲戒,所以災禍來了也不要太過憂慮,要看自身是否會自救。
自古以來,數不清的先賢事跡也在為今人樹立危機意識。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爭霸,越以水軍攻吳,戰于夫椒,越軍戰敗,主力被殲。吳軍乘勝追擊,占領越都會稽,勾踐請降,勾踐夫婦為吳王'駕車養馬',執役三年,贏得夫差信任,獲釋回國。
吳王夫差被勝利沖昏頭腦,當驕奢淫逸成為他的生活方式,當'遍江南獨我尊,氣凌空將湖海吞'被當作他的驕傲,他已無暇接納伍子胥的進諫直言,早把'居安思危'拋到九霄云外。
相反,勾踐回國后,撤下錦繡被,睡在柴垛上,每頓飯前都要嘗一口懸在床頭的苦膽,用以銘記曾經的亡國之痛、石室之辱。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他終于打敗夫差,滅了吳國。
夫差和勾踐的典故正是'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儆之'真諦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