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出苦難
失望、丟臉以及所有讓我們不舒服的感覺,都是一種死亡。假設(shè)我們剛剛失去了立足之地;我們不再泰然自若,不再悠游不迫。我們無法領(lǐng)會大死一番方能重生,所以一味地抗拒對死亡的恐慌。
被推到生命的極限并不是一種懲罰。那反而是一種健康的征兆,因為我們即將面臨自我的死亡,所以感到恐懼和戰(zhàn)栗。但通常我們不會將其視為一種信息:它們正在提醒我們即將進入未知的領(lǐng)域。
我們一旦碰上了己所不欲之事,或碰不上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者罹患了疾病、年華老去、面臨死亡——面對生命的任何一種情境——我們都會如實地識出苦之為苦。這時我們就可以懷著好奇,去留意、去覺察自己心中的反應(yīng)。我們的苦難是根植于我們對無常的恐懼。我們的痛苦是源自于對現(xiàn)實的褊狹觀點。到底是誰告訴我們可以擁有無苦之樂的?世界各地都有人在宣揚這個觀念,所以我們信以為真了。然苦與樂本是形影相隨的,它們都是值得歡慶的,也是極其平常的事。生是痛苦而歡愉的,死是痛苦而歡愉的。任何一件事物的結(jié)束,正是另一件事物的開始。痛苦并不是一種懲罰,快樂也不是一種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