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木雕,分布極廣,此衰彼興,潮起潮落。由于民俗、文化和資源條件的差異,各地木雕取材不一,工藝不同,形成了諸多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各有千秋的的流派。這些木雕流派在當地甚至全國都極具影響力,而最為著名的是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龍眼木雕,以及與之并稱的當代創新木雕--深圳絲翎檀雕。
1、東陽木雕:
浙江東陽木雕歷史已有千年,被稱為“雕花之鄉”,此地木雕因地而得名,故稱之為“東陽木雕”。其雕刻材料大多為香樟木、白楊木和銀杏木,雕刻以平面浮雕為主,內容多為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圖案采用滿花手法,畫面布滿紋飾,形成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東陽木雕在設計上借鑒了傳統的散點透視構圖法,布局追求滿,達到散而不松,多而不亂的效果,層次分明,主題突出,表現情審,具有以小觀大的藝術效果,特別適合表現故事性強的內容。
2、樂清黃楊木雕:
浙江地區的漢族民間雕刻藝術,黃楊木雕因其材質為黃楊木而得名。作品利用黃楊木的木質光潔、紋理細膩、色彩莊重的自然形態取材。最早作為立體雕刻的工藝品單獨出現,由于黃楊木生長緩慢,故木雕以小型物件為主。供人們案頭欣賞創作的內容題材大多表現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如八仙、壽星、關公等。刀法純樸圓潤,細密流暢,刻畫人物形神兼備,結構上虛實相間,散發出一股濃郁的詩情畫意。
3、福建龍眼木雕:
龍眼木雕是福建木雕中最具代表性的工藝品,以龍眼木為材質而得名。龍眼木雕是相形度勢,稍加雕鑿,再配以手足制成別具一格的天然根木雕工藝品,所以龍眼木雕是以天然逼真而取勝。龍眼木雕多以圓雕為主,也有浮雕、鏤透雕,雕刻題材和應用范圍都非常廣泛。
4、潮州金漆木雕:
產生于廣東東部的潮安、揭陽、潮陽、普寧、饒平和澄海一帶(舊屬潮州府)。雕刻材質以樟木或杉木為主,加以生漆和金箔形成金碧輝煌的藝術效果,因而得名。主要用以建筑裝飾、神器裝飾、家具裝飾、案頭裝飾等,潮州木雕題材內容豐富;其雕刻技法分類,有沉(凹)雕,?。ㄍ梗┑?,圓(立體)雕,通雕(多層)和鋸通雕(單層)五種,通雕最為卓越,在木雕藝術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5、深圳絲翎檀雕:
絲翎檀雕是深圳宜雅公司獨創的鐵筆絲翎技法、結合傳統木雕的工藝,將工筆國畫經過再創造并以淺浮雕的形式立體呈現在檀木上的一種新型高端工藝美術品。所謂“絲翎”,源于翎毛,因翎毛畫是工筆國畫的一種門類技法,“絲翎檀雕”通過“取神得形,以線立形,以形達意”獲取神態與形體的完美統一,在保留中國工筆畫精致細膩、形神兼備特點的同時,通過木質載體立體地呈現,徹底改變了國畫二維空間展現的局限性,是木雕行業的一大創新。
絲翎檀雕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很高的藝術價值。用刀作筆揮灑出國畫工筆之神韻,不是將平面國畫簡單的復制,而是藝術家基于對原作品深刻領悟并尊重傳統技藝基礎上的一種藝術再創作過程,使作品達到'遠觀有其勢、近賞有其質”的要求,這不僅需要藝術家擁有高超雕刻技藝,更需要藝術家有深厚的繪畫功底、文化素養及深刻的生活感悟,還需要對雕刻載體——木材材質有充分的了解與把控,方可將藝術主體與木材紋理、氣質完全把握從而達到日臻完美、巧奪天工的境界。
藝術家將作品通過高難度的淺浮雕工藝在檀木上立體呈現其神韻和氣韻,雕刻精致細膩,生動自然,形神兼備,構圖注重虛實對比,極為和諧,嘆為觀止的實景觀感,溫潤如玉的觸摸體感,精益求精的藝術追求,定義了深圳絲翎檀雕的藝術價值。
版權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