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Finland is home to the world's most radical libraries
還有其他國家像芬蘭一樣熱愛自己的圖書館嗎?2016年,芬蘭教育和文化部公布,該國550萬公民中有近200萬是借書者,圖書館訪問量達4900萬次,每年借書6800多萬冊。
在今年(2018)的威尼斯建筑雙年展(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上,該國將其最優秀的書面語建筑展示在“心靈建設”(Mind-Building)展覽上。
當“自由空間”被選為今年建筑雙年展的主題時,ArchInfo芬蘭公司總監、專員漢娜·哈里斯(Hanna Harris)看到了一個機遇。多年來,她一直在思考圖書館在芬蘭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并逐漸形成了舉辦展覽的想法。與此同時,在芬蘭建立了幾座令人興奮的公共圖書館之后,圖書館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
“全民教育是芬蘭文化的一項原則,圖書館一直在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共同學習和積極的公民意識是芬蘭人生活的核心”哈里斯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說。
▲An artist's impression of the Oodi Helsinki Central Library, which opens in 2018. Credit: ALA Architects
對哈里斯來說,芬蘭的圖書館是民主的,是社會包容的公共場所——在任何意義上都是“自由空間”。“心靈建設”的官方介紹提醒我們,芬蘭法律保護圖書館,將其作為積極公民身份、言論自由、智力和創作自由的非商業共同基礎。
“什么是真正自由的公共空間?”哈里斯問道。“每個人都真正擁有和使用空間?”
這樣的公共空間正在迅速消失,但芬蘭人尤其珍視它們,并聲稱它們代表了他們更廣泛的社會政治。
A long history
長久的歷史
阿尼·瓦托拉(Anni Vartola)是一位建筑評論家,也是“心靈建設”的策展人,他組織了一個展覽,展示了圖書館建筑進步的歷史。這些項目始于1881年芬蘭第一個公共圖書館,新文藝復興時期的Rikhardinkatu公共圖書館。
“我們的想法是投資于建筑質量、裝飾、藝術品和提升空間,以支持公共圖書館機構的目標;使建筑在建筑上如此吸引普通工薪階層的人,他們想要進來,讀報紙,讀書,了解世界,從而啟發自己,從而成為活躍的、消息靈通的公民。這一基本原則仍然適用,”她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
▲Rikhardinkatu Library, Helsinki 1881. Credit: Helsinki City Museum
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芬蘭一直走在具有社會意識的建筑的最前沿,這要感謝追隨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的一代建筑師、設計師和思想家。阿爾瓦·阿爾托是芬蘭最重要的建筑師,也是威尼斯芬蘭館(he Finland Pavilion)的設計師。阿爾托著名的1935年維普里圖書館(Viipuri Library,位于現在的俄羅斯維堡)也在展覽之列,這并不讓人感到意外。
“心靈建設”包括最近圖書館通過建筑設計不斷提升和啟發的例子。Vartola指著Juha Leiviska 1991年在赫爾辛基的Vallila圖書館說:“自然光線進入空間的方式,以及運動和視覺的流動如何如此自然地圍繞著一個焦點,既優雅又舒緩。然而,我們說的是一個非常現代主義的、小型的、樸素的地方圖書館,它位于工人階級社區的中心。”
JKMM Architects設計了兩個圖書館項目,選擇在Turku和Seinajoki的Mind-Building中展示。圖書館建筑給建筑師們帶來了什么樣的機遇?JKMM的Asmo Jaaksi說:“作為一項設計任務,圖書館是一個很好的挑戰:你必須努力創造一個吸引各種各樣的人,并鼓勵游客以各種方式使用建筑的建筑。”圖書館也是創造自由設計的開放空間的好環境,也有強烈的情感因素。理解用戶的角色很容易,因為我們都是芬蘭圖書館的用戶,”他在接受電子郵件采訪時說。
Pride & dignity
驕傲和尊嚴
▲Apila Library, Sein?joki, 2012. Credit: Tuomas Uusheimo
雖然“心靈建設”關注的是芬蘭圖書館的建筑技巧,但它也探索了這些設施如何在情感上為社區服務。哈里斯和瓦托拉在描述芬蘭人與這些建筑的關系時都使用了“驕傲”和“尊嚴”這兩個詞。它們仍然為最初建造它們的社區所使用和喜愛,這是它們建筑質量的最大證明。
芬蘭圖書館不僅在建筑技術和風格上突破了極限,而且在文化進步和新思維的前沿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記錄。例如,芬蘭建立了第一批創客圖書館(公眾可以借閱設備和工具的空間),如今,一些設施免費提供3D打印機和音樂設備等高科技設備的使用。
▲Inside the Harald Herlin Learning Centre in Espoo, Finland. It was designed by Alvar Aalto in 1970, and restorated by Architects NRT and JKMM Architects in 2016. Credit: Tuomas Uusheimo
2016年,芬蘭實施了一項法案,規定圖書館應該為促進積極的公民身份、民主和言論自由做出貢獻。法律規定,圖書館必須促進在獲取信息方面的平等機會,不論信息采取何種有形形式。圖書館與芬蘭民主社會之間的距離從未如此之近。
An ode to libraries
圖書館的頌歌
▲Alvar Aalto, Viipuri Library, Vyborg, Russia 1935. Credit: Alvar Aalto Museum
哈里斯指出,將于11月開放的赫爾辛基新中央圖書館Oodi是芬蘭公共圖書館在公民生活中發揮核心作用的恰當象征。
新建筑與市政廳相對,巨大的木質外立面將作為一個巨大的頂棚,為公共活動和集會提供庇護。公共廣場將延伸到建筑內部,人們在中心廣場和圖書館之間無縫流動。
該委員會是通過公開的競爭贏得的,這是芬蘭建筑文化中最常見的方法。獲獎建筑師ALA Architects都很年輕,就像阿爾托29歲時贏得Viipuri圖書館競賽時一樣。
“Oodi的建筑是基于將圖書館現在和未來的功能與芬蘭所有城市環境相結合。圖書館是通過在木材包裹的、形狀強烈的體量內,三個獨特的公共活動書庫(stacked)景觀來定義的。下一個世紀,圖書館將能夠容納不同的程序和功能,作為一個典型的圖書館和公民論壇代代相傳,” ALA Architects負責人Antti Nousjoki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
▲Oodi Helsinki Central Library, 2018. Credit: Tuomas Uusheimo/Tuomas Uusheimo/?2018 Tuomas Uusheimo: www.uusheimo.com
但芬蘭圖書館文化的核心是人,而不是建筑。因此,哈里斯把芬蘭圖書館員帶到威尼斯,向好奇的國際游客解釋芬蘭的視角。
瓦爾托拉(Vartola)還贊揚了芬蘭圖書館系統背后的公眾和專業人士:“博學的圖書館員、公民的啟蒙者、先進的法律和建筑文化,它們推動了圖書館的發展,因此,優秀的圖書館建筑貫穿歷史,盡管作為一個國家存在一些政治或財政困難。”
“此外,”她補充說,“由于氣候惡劣,圖書館提供了室內的終極公共空間——而且是免費的。”
芬蘭館“心靈建設”將在威尼斯雙年展上展出,持續到2018年11月25日。
(原文:https://us.cnn.com/style/article/finland-mind-building-libraries-venice-biennale/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