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巖寺塔也叫虎丘塔,位于蘇州虎丘山頂。是蘇州的標志性建筑。始建于五代后周顯德六年(959),建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屢焚屢修葺。是一座仿木結構的樓閣式磚塔,平面呈八角形,七級,通高47.5米。塔頂軸心向北偏東傾斜約2.34米,是舉世聞名的斜塔。塔身有平座、腰檐、柱額、斗栱及門窗。八面正中都開有壸門。塔的內部由外壁、回廊和塔心組成,回廊內設有木梯,使塔心和外壁分開,相當于小塔外面套大塔。這種設計在宋塔中是很少見的。
1956年前,從上到下有縱向的裂縫,內層層間的墻部分倒塌,幾乎快“分崩離析”了。1957年大修。指揮工程的是香山幫工藝大師王國昌。王國昌提出每層用鋼箍箍緊,塔的八角用三角形鋼板上下貫通包裹,與各層鋼箍焊牢,使整座塔身形成一個鋼結構整體。塔身裂縫用水泥灌漿,修砌嵌縫。修復后,有人稱贊“千年古塔可以再千年”。這次加固,在塔內還發現了許多五代到北宋年間的文物。
1977年,虎丘的員工發現塔內東北的門洞內層的水泥掉落約一個平方。他們判斷,塔體出現問題了,立即匯報,蘇州園林局→蘇州文管會→國家文物局,專家來測量,嚇一跳,傾斜,又增了51厘米。研究修理方案用了三年多,1980年才開始落架大修,到1986年完工。八個面的外側,離塔基2至3米處開挖44口豎井,一直挖到巖石,加鋼筋,灌水泥,等于在塔的底盤加了圍墻,底層下再灌水泥。就好像把塔安放在一只大“碗”中。由柳和生負責工程。
聽說,虎丘塔最近在大修,特地去拍了幾張照片。
有幸進入塔內,一睹虎丘塔的內部精彩。
回廊和塔心內的各式斗栱和藻井
使塔心和外壁分開的木梯
塔內構造
石灰堆塑的圖案
文物保護牌。云巖寺塔,196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文字參考了國家文物局發布的云巖寺塔的介紹。謝謝原作者!
謝謝謝勤國先生!
~~~~~~~~~~~~~~~~~~~~~~~~~~~~~~~~~~~~~~~~~~~
另:虎丘塔除了著名的秘色瓷蓮花碗,在虎丘塔中經函中發現那幾片三鳳團花碧羅纈經袱。特別重要,因為一切還具有唐代風格。(出自《沈從文的文物世界》)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