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本期導讀:
迄今為止,中國畫壇中有著6位大師,他們的作品被規定一律不準出境,其實簡單明了的來說,就是每一幅畫都可以當成文物,可想而知,他們的繪畫造詣之高,其中我們熟知的便是徐悲鴻、傅抱石、潘天壽等幾位繪畫大師,然而其中有一位卻鮮有人知,但他在37歲畫的一幅畫卻婦孺皆知,徐悲鴻都大贊應得一百分!
他便是一代油畫大師董希文,1914年出生于一個藝術世家,父親是一位鑒賞專家,對于藝術收藏品頗有造詣,家中的環境,讓董希文對藝術頗有興趣,尤其是在書畫上,然而他的父親并不太希望他成為一位書畫家,原因其實也很簡單明了,自古以來,書畫家很難成才。
父命難違,因此董希文在考大學的時候,考了土木工程專業,但他卻仍然堅持著自己的書畫夢,并沒有前去報道,反而在一年后,瞞著家人,拿著30元錢,奔赴了蘇州,考入了當時的蘇州美專,之后又在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深入學習繪畫知識。
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國立美術學校,吳冠中、趙無極、黃賓虹等大師都是畢業于此,董希文在這里也開始接觸更多的西方油畫,也正式走向了繪畫道路。
在美院中,董希文深受到了老師們的欣賞,徐悲鴻等人都夸贊不已,畢業后在畫壇中便已經名聲四起,在37歲的時候,被中央美術學院委托了一幅畫,這幅畫如今也成為了經典之作,它便是《開國大典》。
當時被委托創作《開國大典》的時候,董希文僅僅37歲,在畫壇中,這樣的年齡仍然是十分年輕的畫家,然而董希文卻已經在畫壇中赫赫有名,被委以重任后,董希文便開始收集資料,并且與很多大師交流,最終不負重任創作出了上圖這幅經典之作,作品出來后,便受到了各界的贊美。
徐悲鴻在看到董希文完成的作品后,也十分興奮,并且大贊到:“董希文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應得一百分!”徐悲鴻毫不吝嗇的贊美,董希文卻認為并不是滿分,反而覺得應該扣5分,因為缺少一些油畫特色,37歲的年輕畫家,已然成為大師,卻謙卑低調,實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師,無論是藝術造詣還是人品上,都是一位榜樣!
然而很可惜的是,董希文的這幅畫作如今人人皆知,但實至名歸的藝術大師,如今卻鮮有人知,大多數人也只看到過他的作品,卻不認識董希文是何人。從近些年董希文的作品拍賣價格中,也十分明了的能看出大師逐漸的被淡忘,董希文的作品《藏女》,在2006年秋季拍賣會僅僅以66萬的價格成交,大多數作品甚至不如這幅,多是幾十萬的價值。
反觀如今的畫壇中,一些畫家的作品動輒上千萬,而作為一代油畫大師董希文,多數作品僅僅幾十萬,讓人心痛,當然作品價值并不是判斷藝術品價值的唯一手段,真正的藝術家是在觀眾的心中,他們的作品也將成為經典,也是永遠的一百分!
文|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