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重要標志,是每個孩子在成長階段都會經歷的從孩童到成年人的心理過渡期,叛逆期是階段性的,從出生到18歲成年可分為三個階段。
2~3歲是寶寶叛逆期
此時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他們會下意識地做出抵抗行為,主要表現在開始不聽家長的“命令”,并產生了想要主動探索世界的意識,不停、不理會。這個階段的家長會很累,因為要時時刻刻看著孩子,防止一不留神孩子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6~8歲是兒童叛逆期
這個階段到了“七歲八歲狗也嫌”的年齡,我們常說的熊孩子也基本在這個階段,這個時候的孩子不僅自我意識明顯,獨立意識也在悄然萌芽,探索欲很強,脾氣也很固執,但是心眼不多,不記仇。
家長們在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學會管理情緒,學會以身作則,在孩子性格、三觀尚未定型的時候,給予孩子正面的引導,遇事好好溝通,若是孩子不聽勸導,那么就讓他自己受挫跌倒一次,接受教訓之后再做引導。
12~18歲是青春叛逆期
進入青春期,孩子們的自我意識與獨立意識都明顯增強,他們希望家長不要再把自己當做小孩看待,希望家長能夠減少嘮叨、少管自己,但與此同時,當他們進步、獲得成績之后,也希望家長能夠及時的肯定、鼓勵、認可自己。
青春叛逆期是孩子非常重要的蛻變期及轉折點,家長務必要在這個時期與孩子搭建起良好的信任關系,避免因代溝、青春期而造成的溝通困難,避免隔閡加深。比如說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他的成長,尊重他的喜好,學會適當方式,給予他在這個年齡最需要的尊嚴。
良好的信任與尊重,會讓孩子更有自信,會讓他更加自尊與自愛。因此還需要家長做到“求同存異”,接納孩子在叛逆期的不同,發現他的閃光點。當然接納不是無底線的縱容,有錯誤要及時指出,不能讓孩子心存僥幸心理。